我的故乡(第一集)
文/半醉半醒(黑龙江)
我的故乡,在明水县的西北方向,崇德公社。那里有一望无际的优质草原,多很年前就曾喂养着无数生产队的猪马牛羊……也填进了千家万户百姓的灶堂,温暖了百姓的胃肠和住房……

夏季,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来,碧波荡漾,各种草药分布在草原上,老百姓每年都要挖草药填补生活的保障,解决疾病的忧伤……
各种野花竞相开放,晨露在草尖上,花儿瓣上轻跳曼舞,随着旭日的冉冉升起不情愿的化作飞翔……鲜嫩的花儿香草香远远的就能浸醉你的心房……
各种鸟类在空中盘旋,嘻戏,鸣唱,此起彼伏歌颂吉祥;牧童赶着牛羊悠闲的徜徉……蝴蝶,蜻蜓也贪婪着这里的芬芳,沾花惹草……装点着美丽的家乡!
我家原先在崇德民主,后来搬到了崇德街上。
家住在民主二队,在生产队的左后方。几十户人家分别住在一条横贯东西的土路两旁。把生产队包围在中央。

我家西面有一条小沟,沟的两岸是一墩一墩的柳条儿,东西院来往,可以越沟而过。再往西是邻居,一家挨一家。东面有邻居四五家。再往东边是一条杨树趟子和一条南北土路,把农田和屯子隔开。路南有生产队队址还有好多人家的住房。
全屯子清一色的土平房。春天拉碱土抹房盖,秋天拉黄土抹大墙。家家都有一个大院,天天扫的溜光。
这条土路就横在我家门前,东到哪里,西去何方,儿时的我无法丈量。也许就是地球上的一条毛细血管,四通八达无限绵长。这条路,偶尔也是我们儿童的娱乐场。冬天滚铁环满街跑,跨马掌钉,打犟杆儿穿……;夏天摔泥泡,雨天踹大酱,还能在车辙沟里抓鱼。有一年,半个多月的连雨天,沟满壕平把路淹。全村老少都出动,挽着裤腿,拿着大盆,小盆,水桶,笊篱在路上捞鱼,抓鱼。有泥鳅鱼,草鱼,白鲢鱼,各种小鱼崽子……潮湿的空气里飘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也飘着鱼水腥味……
这条土路的南边,是一个四百平方米左右的大坑,最深处足有一人多深。夏天,一些会水的,胆儿大的孩子和大人在这里洗澡。七十年代之前,农村的老百姓也只能每年夏天在大坑里洗一洗了。冬天,这里就是全屯子孩子的运动场。在这里堆雪人,打雪仗,打出溜滑,玩滑冰车……这个大坑承载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快乐;打发了多少孩子大人的闲暇时光……
我们的小学校,在我家东面一公里之外的地方。在民主六队的屯子西头。上学时,三五个同学搭伴而行。六十年代的农村孩子上学,有书包的比较少,大部分孩子是一块花儿布就包上了学生的梦想……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二里多地不知不觉就到了,一天俩来回儿。没人接,没人送。一年四季都是自己来,自己去。

我们的学校坐北朝南。一溜房子足有十多间。也是土平房,在这条土路的北面。校舍前面四周是树墙子,中间是一条老师和学生出入办公室,教室的一条两米宽的土路。路两边也是树墙子。不足一米高的树墙子整整齐齐似刀切一般,郁郁葱葱。树墙子里面还有几颗不同的果树。芬芳怡人……
路南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也叫运动场,四周也是树墙子,内有篮球架子。篮球架的两条腿是用杨木杆做的,有篮板,篮筐,篮网早已不知去向……当下课的摇铃声从门缝挤进来时,六七个班级的学生,百十号人,呼呼啦啦,陆陆续续,跑跑颠颠来到运动场。有打篮球的,有跳绳的,踢毽子的,打口袋的,弹溜溜的,跳格的……玩的五花八门,不亦乐乎……十五分钟过去,听到手摇上课的铃声,纷纷跑回各自的教室。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这就是开启我人生智慧的第一所学堂。
《原创首发》
2020.04.26.

作者简介:半醉半醒。原名:李春学。黑龙江省明水县人。热爱生活,喜欢阅读。2019年元月开始学习写诗歌,作品在多家网络平台发表。愿时光静好岁月如歌!喜欢的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