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 禹山沟里挖药材
作者 王安德
小时候,家里生活与大家一样,都比较艰苦,除过一日三餐“粗粮”外,手里最缺的就是没钱花。
买个铅笔和作业本,去母亲那儿要几分钱,真的好难好难,没办法,只得挨老师的“体罚”和打骂,村里来了个“吹糖人”的,有钱的娃,排起队,争着买,没钱的娃,干瞪着眼,“卖米花糖哩”“卖糖哩”,“货郎担”走乡入村,喊破了嗓子,那米花糖、园园的、有红有白有绿的小园糖,看见别的孩子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我却没有钱,买不起,看见人家娃吃的直流口水。
我曾经仇痕过父亲,母亲,“你们为何将我带到这个穷家”,这话我不敢大声说,只是一种怨恨。
有一天,隔壁的娃娃哭着对他妈说“人家娃有糖吃,有学上,穿的新衣赏,你咋将我带到这个穷家”,他的话刚说完,他妈就当着村人的面,气疯了似的,拉过自家的孩子说“你嫌穷,我有啥法子,今天捏死你,还能为其他娃省口饭吃”,说过,真的去捏娃的勃子,被村人拉开了。
这个事对我教育很大,从此,我认了这个命,“生在穷人家,就过穷光景”。
后来,听大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早当家,给予我很多启发。
为了给自己凑几个毛毛钱,我约上几个命苦的小伙伴,提着笼笼,拿着小镢,走进我村的深沟,满沟“寻找”柴胡、远志、防风等几种中药村,挖回家后,凉哂、剥皮,交给大队的中药辅,或公社中药收购站,换上那一块俩块毛毛钱,买几本作业本,几杆铅笔,剩余不多了,才去买几个豆豆糖,米花糖去吃。
村里分东沟、南沟、赵村沟,我们都跑了个遍,基本掌握那儿有防风,那儿有柴胡。
柴胡这种中药,当时还比较值钱,晒干后,一斤六毛钱,村沟的阴坡草丛中适宜生长,秋季下过雨,地是湿的,你去那,用手拨,很快,一会一大把。防风和远志长在干土梁梁上,很难挖,又破坏人家的地垅垅和庄稼,但,为了这豆豆糖,我什么也不顾了。
自家沟的药材挖的多了,我们又去别的村沟去找去挖,随着年令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我又去禹山沟找一种叫黄芹的中草药,这种中草药,禹山沟到处长的有,秋季成熟后,它开一种小白花,很好认识它。
禹山沟离村有十几里山路,我们去时,背个花袄子,扛个大镢,拿上几块玉面馍,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
每次回来,我可以挖上半花袄子,湿的估漠有十四五斤,回到家,凉晒,剥皮,阴干,又去合作社去卖,收入比防风、远志强,但风险大、路途远、挺辛苦的。
有一次,去禹山沟挖黄芹,我的伙伴求娃调皮捣蛋,把我引到禹山背后的深山里,到了半后响,禹山上盖了帽,说明大雨马上就要到了,我和他急的直哭,干着急,一会儿,大雨下个不停,我俩躲在石崖下,任凭风吹雨琳,不敢前行半步,要不就掉到沟里去了。
这样的事在我童年时持延续了二三年,还好,长大的我,认识了这几样中药材,每当感冒发热,医生开的处方中或多或少总离不开这几味药。
黄芹,你让我永远记住了你。
黄芹也叫黄芩,这种植物的根可以入药,它是一种性质寒凉,味道苦涩,能入肺经和胆经的中草药,黄芹入药以后能清热解毒,也能凉血止血,更能安胎。是抗菌抗病毒,提高身体免疫力、保肝利胆,净化血液,对年老人,经常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