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省长的失联故事
作者王安德
大家听说过“猎人与狼的故事”,也听说过“东郭先生的故事”,但很少听说过司机与“囚犯”的故事。
司机也是个老小伙了,将近五十好几的人了,有人见他,还是习惯的称“小王”师傅,而有的人则称他为“王师傅”。有的人,过去几十年,见到他,都彬彬有礼,说话气不粗,遇事绕着走,谁知,周围的人见了他,唾沫星子四沾,背后还指着他的肌梁骨,他心中有数,“墙倒众人推”。
老爷子出了事,刚进了“号子”,咋就会有这么多的人兴灾乐祸,还偷偷放鞭炮庆贺。
王师傅所称的“老爷子”,不是别人,他是某省刚退下来被双开的“副省长”。
王师傅是个老实人,更是个勤快人,从小去部队当了三年汽车兵,练就了驾驶汽车过硬的本领,从部队退伍后,战友让他一块去新疆跑长途运输挣大钱,由于他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不让去,就呆在家里待业。
过了几天,临居家一位自称“小叔”的人看上了他,让他去单位给“首长”开专车,他妈听了,一蹦三丈高,忙将娃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跟着他“小叔”去了。
“小叔”是单位的一个“次能鬼”,啥事他都爱管,特别是领导的事,他总爱插手。
这不,张干事刚提拨成科里的小干部,“次能鬼”就跟进了。
“祝贺张干事荣升科长,热烈祝贺、热烈祝贺”,看起来,他彬彬有礼,但他笑里藏刀,心毒着哩。
张科长上任第三天,“次能鬼”正式登门拜访,与科长谈起了“正事”,说是让他的临家侄子给科长开车,跑跑腿。
张科长有些吃惊,我一个小科长还值得有专人开车,专人跑腿,“次能鬼”笑着说“这就是做领导的势,如今做好了,当了大官也就顺手了”。科里有辆破旧的小面包车,挂了一个假牌子,是前任科长“扎势”用的。
在“次能鬼”的建议下,他家小侄子小王便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到这个单位。

到底是当过兵的人,素质高,眼里有“水”,小王第一天上班,就将科长的专车冲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虽说牌子是假的,只有内行人知道。
小王将自己的军装洗了又洗,烫了又烫,穿在身上有垅有线的,一双“35”块钱的皮鞋擦的黑亮黑亮,坳黑的脸蛋上还擦上了妈妈使用的雪花膏,头发来了个一边倒,油光油光的,洁白的手套戴在双手,看起来真像是给一位给大领导服务的司机。
小王的这些变化其突很正常,都是部队上的光荣传统,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然而,张科长的变化让人看了后很不舒服,虽说穿的衣服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手里多了两样“宝贝”。一是上下班手里总爱提个小包包,有时是黑色的,有时棕色的,另外是手里多了个水杯,不管里面是白开水,还是毛尖茶,他走到那,水杯带到那。
这俩样东西陪他一辈子,有人做过比喻,张科子一生的水杯和包包可以装满一汽车。
张科长的单位其实也不是个重要的部门,在那时人们习惯称他是“环保”科,科里只有三个人,除他这个科长外,剩下的便是个统计员和资料保管员。
张科长主持工作还不到三个月,风云突变,国家对环保工作重视起来,中央成立了环保部,省上设立环保厅,县市一级建立了对应的部局,作为一科长,张科长便成了张副局长,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单位的“二把手”,但他并不满足,还闹了几天情绪。
随着張科长的荣升,小王师傅也变得“泮活”起来,破旧的面包车换成了桑塔那。

自从科长升任副局长以后,张副局长出现了“三多一少”,那就是会多了,事多了,应酬多了,回家的次数少了。
有人问他“为了国家,何必这样,累坏了身体怎么办”,张副局长严肃地说“谁让咱是共产党员,是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接送局长上下班,开会,倒也没什么,但跟着局长去下乡,入企业,倒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环保局管的企业很多,都是大企业,老板财大气粗,每次下乡回来,张副局长都是烂醉如泥,经常挨妻子的骂。可是时间长了,听不到局长的骂声,而是关心局长的叮咛“遇到酒,尽量让少喝些”,后来,我慢慢知道了其中的懊密。
那次又和局長下乡回来,老板在酒店摆了一大桌,二十几个人又吃不喝,折腾了几个小时后,有俩个服务小姐抬着俩箱东西放在车上,局长下来上车时,我见夹着的皮包鼓鼓的,里面肯定装了很多东西。
到他家楼下,他让我将那俩箱东西放到煤棚去,我才知道是茅苔酒,煤棚里放了一大堆,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子的洋酒。
过了一年多时间,人家局长调发改委去了,他不费吹灰之力,又当上了局长。
这样以来,他的三多一少又开始“猖狂”起来,晚上我再不去他家的煤棚,而是地下仓库,因为他从老旧楼房搬入了一栋更漂亮,面积更大的房子。
房子新了,房子大了,但他基乎很少回家,每晚都是在酒店过夜。

这些年,国家环保工作抓的很紧,张局长的工作头绪就多,晚上加班加点,迟回家或不回家,也很正常,但时间一长,局长的秘密让小王司机发现了。
有天早上,小王去局长家局长上班,左等右等不见他的面,打手机又无人去接,急得小王团团转,这时,局里办公室打来电话,说中央督查组来了,县里找不到局长,人家中央的人发火了,县长也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又蹦又跳。
就在这关健时刻,小王师傅挺身而出,去局长常去的酒店去找,结果,局长与三陪女的事让小王碰了个正着。
好在小王师傅嘴比较严实,这样的丑事他深埋肚里,对谁也没提起过。
一个多月后,忙过工作,局长闲了下来,将小王叫到办公室聊天,明里或喑里对小王交待一繁后,送给了小王一个不小的红包。
从此以后,小王对局长服待更积极,更周到,至于他的小叔子"次能鬼"也管不住他了。
干过三年,县里的环保工作受到上级的表扬,张局长由于成绩突出,提升为副县长。
随着张局长职务的升级,小王师傅的地位也在逐级变化,他由临时工转正到一般干部,都是局长给他办的。局长升任副县长后,他又成为副县长的秘书和专车司机。
一天,"次能鬼"小叔子见了他,挖苦说"叔给你办了这么大的事,连根烟都没抽一根",不过三天,小王秘书就给小叔子送去了俩条软中华。

小王与副县长的上下级关系,司机与领导的关系依旧,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和谐"共处中,张副县长又破格提拨到一个小县当县长去了。
临去的前俩天,小王秘书很清楚,张县长让他将车开到他家的"仓库",美美地装了一车"土特产"送给了地区那个书记。
小王又跟着张县长去。
张县长这次去的是一个小县,人口也就七八万人,他干了一年多,觉得不过瘾,靠着地委书记的关系,担任了地委副专员。
这一干,就是三年,等到他五十出头的时候,他已担任省上交通厅的三把手。
交通厅管的事更多,而且都要"下边求上边"的独门生意,一张条子,一个电话,一桌饭,一个卡,我可以让你一夜变富,一夜成为小老板,一年成为大老板,张副厅长利用手中的权力就是这样做的,每做成一笔交易,祸害的小王师傅跑上跑下,挺辛苦的,但他的好心,当然获得了好报。
张副厅长从小县城走进省城,房子换了几茬,害的小王师傅经常跑错路。
到了2018年,张副厅长又转正了,座上了一把手的交椅,与省上领导交往多了起来,小王整天驾驶着高级越野车不是进出省委机关,就是上下政府办公大楼,下班后常去几个领导家转转,甚至去商务会所聊天,打牌,喝喝茶,听听音乐。
这样以来,连小王师傅都不知道他的家在那儿。
去年,也就是张厅长刚座一把交椅不到一年多的时间,省委又下发任命状,让他进入省政府班子,是比较靠后的一名副省长。
此时,他已离退休也不过二三年的时间了。

也就在那走马上任副省长的那天,他试探性地问小王师傅"如果那天,我,我退休了,你怎么办",张副省长不愿说那可怕的事,仅以退休来掩护,当然,跟了一辈子张副省长的小王师傅也反应敏捷,亳不动摇地说"我愿服待老省长到老,甚至将我的一辈子奉献给您",张副省长哈哈一笑,说"小王师傅,你跟了我三十多年,连个一官半职也没混下,我真的有些对不住你",小王师傅倒也爽快,说"省长,我也知足了",俩个人谈过没多久,真的有一天,他去接省长上班,人家说"省长失联了"。
其实,几天后,有人找小王师傅谈话,说是中纪委的人,他才知道,省长不愿看到的一天来了。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