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作者:焦野
诵读:安宁
关于读书,这绝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这绝对是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书是由文字组成的,那么一个人能否有一个亲近文字、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应该是从小培养形成的。旧时候,孩子满周岁的时候,大人往往找来文房四宝、算盘、书籍等物件,让孩子用手抓,孩子首先抓到哪样,就预示着将来长大所从事的职业就和所抓的物件相关,这叫做“抓周”;而在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孩子一出生,在获得出生证的同时,同样会得到一个免费的读书卡。更多的时候,人们会看到平均每15公里就一定有一个公免阅览的图书馆,大人们或单独或像袋鼠一样抱着孩子在浏览、在阅读。在德国还有少儿阅读推广计划,有阅读礼包,和“阅读尺“,三到七岁,七到到十四岁,不同阶段都有固定的阅读书目。参与过阅读活动的孩子,语言表达,组织活动,换位思考等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参与读书活动的小朋友。同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看到的更多的身边的家庭是六个家长,加上月嫂,保姆呵护一个宝贝,可以买德国奶粉,日本尿不湿,在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到上学的时候,开始陪同孩子学这补那的时候,孩子已经错过了养成学习习惯的最好时间。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慢长积累的过程。学好的前提是兴趣,而这个兴趣是要从娃娃抓起的。想要做的好,家庭就该有个学习的氛围。看看我们新组成的家庭吧!房子,车,存款是必须的,谁家结婚一定说有个书房,有三千册藏书了?太少了!在美国,在日本家庭三千册藏书基本都能做到,这才是民族强大的根本所在。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还需要有好的方法。首先就是“诵”。好多名篇是在反复的诵读当中去体会和把握其中意境的。“诵”既有朗诵又有背诵,这两样都不能少,当你诵得多了,很自然的就能走入“不会写诗也会吟”的境界;其次是“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读书如果不记笔记,其效率会降低百分之60%以上,因为这有一个“精读”与“泛读”的问题,乏是需精读的一定要把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有的甚至是通篇或是整本书的抄录,将摘抄笔记编上号,以备查阅.好多大文豪,科学家,伟人都有作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三是“剪”。将报纸、过刊类的知识信息“剪”下来,加工成“剪报”,也要按照一定的分类、分册作以积累,定期翻阅,必受其益。四是“卡”。所谓“卡”即是加工读书卡片,凡是短小的易于背诵的短句,需加工成卡片,放于手边,利用空闲的时间,反复翻看,加深记忆。

学以致用。读书绝非读死书,当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在某一领域、某一团体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苏东坡有一句话——“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什么意思呢,就博览群书,多积累,在此基础才能够有所建树,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读书,啥时候都不晚,学习永远是美丽的。一个人一定养成愿意去图书馆的习惯。小的时候去少儿馆,大学要学会“泡“高校图书馆,不一定是本专业的,应该涉猎更宽泛些才好,工作了要去公共图书馆,那里是免费的无墙的大学,人们终身学习的学校,是继续教育的加油站。是天堂的模样。2018年我们国家也出台的《公共图书馆法》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正悄悄的向你我走来。

愿每个家庭都能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份订适合自己的期刊和报纸,愿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定期不定期的去图书馆听听讲座,有书作伴的人生是有品质的人生,善于阅读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

——关于作者——
焦野,创作大量诗歌散文发表国内报刊和网络平台,并被学习强国选用。创作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相声,小品等作品被地方选用。喜欢旅行阅读自然,热爱读书拓宽视野,珍惜友情丰富阅历,习文捡字延长生命!

——关于诵读者——
主播简介:安宁,媒体人,崇尚自然的声线,喜欢用声音和文字表达感情。主持过多种类型的节目:【牛仔裤与红裙子】、【夕阳红】、【导购快车】、【法律时空】、【夜航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