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古历四月初八庙会的历史故事》
张衍杰
韩城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几千年,同节日和庙会融合给韩城传统农业产业服务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正月怕蒸,二月怕阴,三月怕冻,四月怕风。四句俗语农民对冬小麦的防、管、护的诗意描述。四月忙,不见黄。五月忙,刚搭镰。小麦丰收在望,老农民喜悦的心情脸上露出洋溢笑意,笑的嘴都合不咙。龙口夺食,夏收夏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寓,所以提早作好夏收的农事工具和夏种子,农时不可误啊…。
民国以前约成的四月八庙会主要历史上记念郭子仪忠勇爱国,教子有方,德高望重,一切为民,不辞劳苦,为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八十岁还肩负治理黄河重担,平抚了黄河收获了后辈人的永远纪念和爱戴,人们不约而同在四月初八这一天参会。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尚父,辅左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称为儒将。因治理黄河和黄河支流汾河,因历史功绩平定安史之乱、单骑退回纥的故事一直潜移默化的教育着中国人,后辈说只要郭老健在,国家安定,黄河不会泛滥成灾的心灵慰藉。新民村有四个自然村,王住村、潘底村、炉子底下、王住沟村,自然村民合意给郭子仪建了献殿、寝宫,保护着坟墓,建了围墙。潘底村东边有郭子仪庙,坐北朝南走向,献殿后有郭子仪墓,献殿基本完好,清朝道光年重修郭子庙门巜德合無彊》门楣。王住村的东哨门楼上题额,东面《迎王道》,西面题额巜千户庄》。庙会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古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来参会感念、记念郭子仪对黄河两岸人民的关爱和惦念,用隆重的祭祀礼节,丰富的贡品记念他。献爷(yα)馍、馄饨馍、寿桃馍。有鸡、有鱼、有牛头。放炮、擂鼓、祭文、净手整衣整容,拈香、焚香、敬香,行三拜九叩礼以示敬重,礼成。保幼人民幸福高寿,富足有余,团团圆圆的生活这片黄色土地上。仪式完后入迷的聆听细看戏曲和鼓舞文化表演,卖买着收获小麦时必备品和夏种的种子,玉米谷,芝麻种子。镰刀、杈、扫帚、木锨、麻绳、搭麦钯,搅麦钯,麻袋布袋、箕斗、贮存小麦的瓷瓮、瓷坛、瓷碗、瓷碗等,妇女置办过端午节的原料,黄縻子大红枣粽叶。结婚女儿的娘家妈,第一年给女儿送用竹篾丝扎制彩色五角星架子下面用多中彩绸制作串串子,香包。黄酒、儿童五毒中衣、小孩五毒鞋、布老虎等纯手工纯棉作工精美艺品。
庙会结束后父老乡亲得到自已心意的物品,四散而回,人人感念郭子仪的精神寄托,幸福永远生活在充满诗意的韩城…
2020年4月19日写于周原堡张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