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呆子"杀猪记
作者王安德
韩城市香山街,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屋”,屋内有一位年过六十的老头,正在手忙脚乱的为顾客打肉、剁骨头。
无论有多么地忙,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对待每一位顾客,他总是“大嫂,大姐,看上那一块肉”,大嫂大姐被他的热情和微笑“骗”住了脚步,只得提着二三斤大肉回家。
在香山路,问过很多住户,“这里有个杀猪卖肉的吗?”,大家异口同声“有”,当再问他的名子时,倒也难住了每一个人,可以说,十个人就有九个摇头的,剩下一个人,那就是我,我会对他人说“那人叫二呆子”。
称人为“二呆子”有损人家的人格和形象,但我不怕得罪他,因为”二呆子”这个名称在我的多篇文章出现过,而且每次出现都会赤裸裸地指向他。
我往往回老家仪门,总会碰到他老婆,我就问“二呆子”回来没,她笑笑说“那挨刀子还在城里哩”。
说句心里话,我称“二呆子”是对他的美称,年小的时候,围在他身边的娃娃很多,大家都崇拜他的家庭和他的为人。
他的家是个"富家",四合砖瓦小院,门楼又高又大,当有人还无房可住时,他家的门楼下就堆满乱七八槽的农俱,还养起了猪,我和他一块上学的时候,因家里娃多住不下,就经常住在他家。
村人说他是有钱农家,但我不清楚富在谁手,为何他家有那么多的好房子?从小学一块上到初中,高中,一直在一个班,从没离开过,他的学习成绩特好,特别是数理化。

常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他学好了数理化,一辈子做老实人,下次態苦,戳牛沟子,做砖瓦工,杀猪卖肉,没享过一天清福。
高中毕业后,正赶上国家恢复高考,难得的机会,良好的学习成绩,但由于心里上因成份问题的自卑而没有参加,错过美好良机。
回到农村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我和他,被"下放"到生产队砖瓦厂,做砖,做瓦,烧窑,火辣辣的太阳下,晒的我和他黑不溜球的,说个媳妇都难。
一天,我俩在南沟壕吃空柿子,他关心我"你爸在城里做官,可找个事干干,赶快离开这个穷地方",我记住了他的话,和父亲大闹了几次,真的进城去了,这一去就是四十年。
而他,砖瓦窑的苦活停了以后,在兄长的带领下,做起了手艺活,开工厂,做沙发。起初,他嫌活累不情愿,哥哥就骂他"不愿意下苦挣钱,一辈子都找不下袖子",一听说,做沙发可以找下袖子,他就急了,老老实实跟着哥哥干。
从乡下小厂的小打小闹,干到城里的"大闹天干",兄弟们真的发了财,家里添盖了新式盖板房,娶妻生子,生活美满快乐幸福。
可他不领哥哥的情,又不愿呆在城里让媳妇守空房,就辞职不干沙发,家俱活,回到家里的热被窝,老婆也不领他的情,胡乱说"不干活,回来喝西北风去",他思来想去,觉得老婆说的也在理,第二天就又去了城里。
袖子以为他又干沙发活去了,谁知他回来提了几把刀,袖子害怕了"你要去杀谁",袖子怕他想不通,去杀人,谁知他拉回几头猪,在门口支了一口大锅,对袖子说"烧水去,我去杀猪",袖子明白过来。
也就从那天开始,他开三轮车出去收猪,袖子邦他烧水,拉猪腿,一块杀猪,一块卖肉,一起挣钱。
袖子乐了,享上了小调"你杀猪,我卖肉,挣下钱,交我管,晚上搂着热呼呼"。
起初,夫妻二人在村里杀,村里卖,挣村人的钱,不过二年,他们走出家门,在村里杀,拉到镇上去卖,挣全乡人的钱,一愰几年过去了,"二呆子"心血来潮,将生意做到了城里,和他哥较起了劲。
开始他在村里杀,拉到城里去卖,几年间,稳定了市场,得到了用户信任,他便与妻子"离婚"分开过,你守家种地管孙子,我在外租房扩大生意再创业,娃娃说"你都六十好几的人了,回家养老歇歇去",他故执地学着大哥的话"我不挣钱,拿啥给你娶袖子",娃儿一听,小腿拧不过大腿,就随他去了。
如今在香山路,租房卖肉三年多了,到底杀了多为头猪,卖了多少肉,挣了多少钱,只有他知道。
香山街人说"老汉是个实在人,服务态度好,他卖的肉我们放心",
香山街人说"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子,但我们天天都要光顾地的肉店",
他儿子说"老爸年纪大了,过一二年,我们要强制他"退休"回家享享福。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