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胡向前解读:
这首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做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之第一阶段;可许多词评家却说是此乃怀人情愁的艳词而已,竟然王国维先生说“非也”,那我就究其为何“非也”!为了更好的解读,我首先从晏殊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入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五岁得名神童,十四岁科考赐同进士出身,开始仕途生涯;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文称世,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介后还需了解他宦海生涯三起三落的原因,这样可助于解开这首【蝶恋花】中的语码,把语码破译,把隐藏在背后的故事给曝光开来。
先说第一次贬官,刑部侍郎的晏殊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在天圣五年(1027年)时,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晏殊在这个贬官期间创立《应天府书院》,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里再来个插曲,庆历三年晏殊在宰相任上时,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开创了有名的“庆历兴学”这是后话,但从这里可剽见他一心办学治理国家的行举,拥有远大的政府抱负和理想。
他的第二次贬官,是在明道元年(1032年)时,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
他第三次贬官,是在庆历二年(1042年)时,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
以上是晏殊宦官生涯的三起三落事迹,在他当上宰相不到二三年时间就遭孙甫、蔡襄弹劾被罢相,达十来年直到他去世也没官复原职。他于至和二年1055年2月27日)去世。宋仁宗赠给晏殊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门下省长官)的官爵,赐谥号为“元献”,在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
晏殊据高位时,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也官拜宰相。欧阳修在《宋史·晏殊传》说他人仕“遂登馆阁,掌书命,以文章为天下所宗。”后来又“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从欧阳修的话中可见晏殊的一生一世都在为国家尽忠职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可为词的解码助力。另外再需了解词中某些词的典故出处,就可以开始解读此词。你就会发现这首词的潜台词是什么!
“愁烟”和“泣露”这二个词组是解开语码的关键,先看“愁烟”这个出自唐-李白【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中的第二联和第三联“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以“愁烟空”来比喻自己难得宠幸怕误春风;晏殊在另一首词里也曾写道“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足见其政治抱负。另外“泣露”出自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以“露重”来比喻受小人诽谤坐牢,蝉翼沾露难飞。“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了解了这些后,也莫在卖关子了,该揭牌了。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古人常以“梅兰竹菊”喻君子,因此起拍该这样来解读,我像槛中的兰菊被重露和愁烟所困,被那些小人诽谤陷害而感心寒;不知道还能不能像燕子那样圆满幸福的双飞出去,再次重生。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明月”古人也曾代指君王等,那么这拍就是,但是明君不知道我被离间诽谤的苦衷啊!在这漫漫等待的黑夜里,不知道太阳什么时候升起,照光入户,就像似陛下终于识破了小人们的鬼脸,重新提拔信任于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虽然此前我被小人们所陷害而被贬官,但是我还想就高位,去实现我的政治抱负,贡献毕生的精力来报效国家。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我多么想一一表白,为自己洗清冤屈,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可是小人挡道,圣君未必能听得到我的诉求,了解我之老臣心;就像山长水阔阻挡在眼前,我又怎么能翻越得过去,我该如何是好呢!
自此解读完毕,我推测这首词很可能是晏殊他三起三落当中其某一次被贬官后的吐苦水而作。因他心怀天下,一心报国,无论什么时候总想着就高位图大志,有一番大作为 ,虽然做小官也可有作为,但是远不及高官的业绩丰厚。只因晏殊想干大事业、大成就,因此他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20.4.15胡向前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