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胡向前解读:
今读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按表面上文章皆以为是元宵节闹花灯,一对恋人在人群中失散了,他们相互百寻而不见,最后在某一角落而遇。如果仅仅如此来理解此词文,那王国维为什么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他自己也担心像晏、欧诸公也许不会相信他的见解,何况今人呢!而我却信其言。一个有志之士他一生追寻自己的理想是要经过此三境界的,一是登高望远树立目标,励志向上的阶段;二是努力奋斗,去实现梦想而不辞艰辛的阶段;三是坚持理想,为此目标奋斗终生的阶段。这样是不是口说无凭,那么你就需论证此一观点。那我又得先从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谈起。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出生在金国,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21岁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后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当年他25岁;不久后宋孝宗即位,辛弃疾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朝廷无心收复中原,又因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至到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才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开始北伐,实现他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抱负。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后,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但好景不长又被弹劾下台降职后拒职就任,到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同年开禧三年(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岁。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从此生平事迹可看出辛弃疾一生报国无门,空有一腔热血,终没实现他的人生抱负。而这首【青玉案】-元夕,极有可能是他北伐中途而废,再次被弹劾降职后所写。我们再来从他600多首词作中,找一些蛛丝马迹看看能否支持王国维的说法。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而在《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表现出朝廷没重用他,没采纳他北伐收复失地的计划而惆怅的心情。又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于其友陈亮第二次鹅湖之会(即辛陈之晤) 期间,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是辛弃疾这种豪情壮志的人格写照。而他又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词语当中纳喊而出“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的无奈,自己毕生努力奋斗的结果都成了徒劳的梦想,其情何以堪。辛弃疾一生以恢复国土为志,以建功立业自许,却又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由此可见其心、其志、其忧、其忠、其诚!
现在我们再来解读这首词,“花千树”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指灯,“星如雨”亦指灯。那么起二拍的意思应该就不是放烟花的场景,而是另有所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在元宵节的晚上,千家万户灯火通明;而五更后又会一盏一盏的熄灭。就像我点起了一盏又一盏的心灯,梦想着要去实现这一个个的理想,但是又一盏盏的熄灭了。
“宝马雕车香满路。”
我曾经的梦想是多么的美好,就像今晚铺满鲜花的道路上行驰着的宝马雕车一样华丽无比,美丽动人。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就像凤箫鸾管吹奏的仙乐只能一时,似当空的圆月只照今宵,如一夜的闹龙灯,只停留片刻时间。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当时的我心里装着理想,为了实现梦想而去努力奋斗,就像妆扮得很美丽的妇女一样,头上戴着蛾儿的妆饰、插着雪柳的花和穿着用金线织成的衣裳;涂脂抹粉香气四溢,笑语盈盈的去闹元宵,去享受今晚的良辰美景。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但是我总找不到,迷失了方向 ,实现不了梦想;就像元宵节当中那些走散的情人彼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寻找着心爱的人一样,是那么的焦虑和担忧对方的安危,就像我报国无门,空有一腔热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到了最终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个梦,都已结束了,再也没希望了,但是我还在坚持不懈!就像那对恋人等他们彼此发现对方时,元宵节已结束了,人们都已离散归家,只剩下孤零零的他在灯火阑珊的角落等着她,但这对恋人都没离开过,一直在寻觅着对方至到相见。
解读到此,我们就能体味出辛弃疾的渴求,坚守,拼搏的一生,为了北伐复土,国家统一而坚持不懈,但最终这些美丽编织而成的梦都破碎了 ,没有实现!只留下他孤独的身影,在角落中苦苦的挣扎、等待 ,至死也没放弃!据记载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2020.4.14胡向前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