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牡丹手记
作者:周狐
洛阳的牡丹开了!我们泱泱大中华的囯花开了。骄傲地开在四月的暖阳里。放眼望去,这一朵朵、—片片、一园园盛开的牡丹,把姹紫嫣红都开遍,无私的把美丽都献给了人间。它们是那么的娇艳欲滴,是那么的摄人心魄,是那么的率真大胆。粉,粉的柔若笑靥。红,红的热烈奔放。白,白的圣洁如雪。紫,紫的富贵典雅,黄,黄的如锦似缎。看着这一树树的牡丹,我的身心徜徉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吮吸着鲜花吐蕊的馨香。我陶醉在牡丹仙子的睡梦中,简直分不清自己是在天上瑶池,还是在人间洛阳。我欣赏牡丹花,欣赏它“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伟大格局;欣赏它“佳名唤作百花王,独立人间第一香”的雍容华贵;欣赏它“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的从容典雅。走在牡丹园,看着这些惊艳神仙的奇葩,我不禁发出感叹:牡丹作为我们大中国的国花,它当之无愧!

因为爱牡丹,所以我喜欢关注与牡丹有关的东西。连我小小蜗居的装饰背景也大多以牡丹为主。牡丹不可能一年四季的开。为了永久留住牡丹的美,我买了两大棵牡丹的工艺品花摆放在客厅里。我姐姐说:“牡丹太娇贵了,不适合平常人家摆放。家里还是摆点梅花什么的比较好!”我摇头:“不要。我只爱牡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对于我来说,牡丹是最顶级的高贵和美。谁说牡丹是娇贵的?牡丹和梅花,虽然都经历了寒冬的洗礼,虽然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都有铮铮的傲骨。但是牡丹因为不畏权力,不违背节令乱开,不委屈求全,被武则天贬黜洛阳的经历,是梅花没有的。它在失意中不但没有消沉,反而孕育着更好更新的自己。它在春天里默默地抽叶,悄悄地含苞,稳稳地酝酿着未来,在寂寞中静静地等待时机。终于,它紧紧跟上春天的脚步,相机而动,待时而发,把它惊世骇俗,芳华绝世的美,完美展现在四月最好,最美,最有诗意的大中华的舞台。它美得大胆,美得率真,美得善良。它没有扭扭捏捏的造作,只有大智若愚的智慧。做人应该象牡丹:宠辱不惊,气定神闲。失意时不报怨,得意时不忘形。

因为爱牡丹,所以我喜欢阅读与牡丹有关的诗词。其中特别喜欢唐代诗仙李白,借牡丹花之美,盛赞杨贵妃绝世美貌的三首巜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抚槛露华容…”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被诗仙李白用诗“画”了下来,成为了不褪色的“囯画”。虽然杨贵妃风华绝代,倾国倾城,但是她生在唐末,生不逢时。她在马嵬坡的死婉转凄凉:“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在唐末“安史之乱”中,这朵艳丽的牡丹花,被踩在马嵬坡的烂泥中,成为了无能朝庭的牺牲品。而送他“玉搔头”的情郎唐玄宗,则“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惨死在面前。

这不仅仅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这更是一段悲催的历史!是整个唐朝的败笔,是唐朝走向衰落,走向灭亡的开始。呜呼!一个缺少民族脊梁的朝代,是多么的悲催!大厦将倾时,竟然没有国家的栋梁去撑起,只能赐死—朵风华绝代的牡丹花来自保。我认为,这是唐朝历史上最为羞耻的—次记载,这是所有朝代应该记住的一段历史。国难当头时,为什么不让当红的“娘炮”高力士去抵挡叛军?为什么不让那些平时饱受黄上恩宠,享受着朝庭无限荣华富贵的权贵们,去冲锋陷阵?悲哉!杨贵妃,她背着“脏唐臭汉”的骂名,爱了一个没有担当的懦夫。他送她“玉挠头”时发的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最终只是—个荒诞的甜言蜜语。杨贵妃马嵬坡被赐死,她香消玉殒的那一刻,我猜,长安皇宫高墙内的牡丹花们,应该是哭了;我猜,她滴血的女儿泪漂白了长安皇宫内所有的牡丹;我猜,唐玄宗时代的牡丹花,应该是—朵没有颜色的苍白吧。

洛阳的牡丹花正在盛开,开在英雄辈出、铿锵有力的强大中国;开在天佑中华、五谷丰登的吉祥里;开在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全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心坎上。它在春风中等着,正等着您光临千年古都洛阳,来欣赏它的绝代风华和美丽如画。中华儿女,尽情地赞美牡丹吧!这是我们新中国新时代的牡丹,是大中华56个民族56种色彩缤纷绽放的美丽国花。它有无数个园丁的精心打扮、有无数个使者的百般护花、有无数个赏客的尽情分享。它昂首挺胸、高贵典雅、意气风发、仪态万方,走出红院高墙,走进崭新时代,走向世界更大的舞台!

作者简介:原名周桂芳,笔名周狐,大理祥云人。喜欢音乐和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