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舔碗,吃锅巴与喝拌汤
王安德
六十岁的人了,还写这样无趣的事,觉得好笑,其实,我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写的更可笑。
因为,光这个文章的题目,让90后,80后的娃娃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但60后,甚至70后的一部分人都知道,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体验过70年代左右农村人的真实感受,舔碗,吃锅巴和拌筋,搅团的经历。
我就是其中的一例。
要舔碗,铲吃锅巴,首先离不开搅团和拌筋。
拌筋以酸甜而分,农村人叫它拌筋,而城里人称之为拌汤,不管称什么,叫什么,让我这个美食达人先给大家做一锅酸汤拌筋。
食材,细面粉三两,鸡蛋二个,西红柿二个,大葱切一段,韭菜,蒜苗,菠菜或青菜,蒜瓣三个,食油一至二两。
做法,将面粉置于碗中,加水慢慢搅伴至湖状,随后将各种食材切碎备用。
将铁锅置于火炉上,添上食油,起火加热于八成后,将各种食村加入,用铁铲搅拌,并加入相关调料和酱油,食油,待七八成熟时,适量加水淹过菜面,沸腾后加入面汤,不停搅拌至熟食后,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后顺时针旋入锅内,并加入馍饼或块块馍,即可食之。

‘我的做法比较现代,也比较独特,加之食材多而量大,食油,调料又重,出锅后味香,味浓,百姓爱食之。
过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缺盐,少油,无调料,拌筋做出后无味,不香,又粘,但生活极为艰苦的农村人,每日能有这样一老碗拌筋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惜,现实生活并不是现在人们猜想的那样,拌筋熟后,家里人多,孩子多,自然吃不饱,便有了舔碗和铲吃锅巴的人间喜剧。
小时候,我家里生活条件一般,但在我村还是不错的,所以酸,甜拌筋是每日早上的"指定"早餐,而这顿早餐一直由婆把守,其他人参与不得。
婆婆心细,做下的酸,甜拌筋很有味,使我一辈子的一个念想。
在农村,吃酸拌筋一般使用的是大老碗,人们盛好饭后,都端着去巷道去吃,那儿的人多,一边吃着,一边谝着,一边等着队长发话按排活路。

我家出门后,就是一个大老池,还有戏台子和大殿,队长家离它很近,所以,人们一日三餐都会聚在这儿吃。
酸拌筋吃完了,但碗里还粘有汤面面,为了节约不浪费,我们就开始舔碗。
舔碗的方法要对,首先要碗口边沿对着嘴的舌头,由外向内,一圈又一圈地舔,这样以来,既舔的干净,又不粘在脸上。
有些人不会舔,舔过碗之后,满脸粘的都是面湖湖,鼻尖上,脸蛋上粘的最多。
难怪有人说过我"拌筋都吃到了脸蛋上"。
拌筋吃完了,拍了拍肚子,回家。婆婆就把饭锅给我占下,谁也别铲吃那锅巴。
为什么会有锅巴,是因为那个年代,一年一家不足一斤食用油,做饭炒菜,用锅刷刷子粘上一点点,往锅底一抹,由于火力太旺,就形成了粘锅底或湖湖锅底,特别打搅团,锅底的锅巴是必然的。
为何爱吃锅巴,一句话可以告诉你,那时候,粮缺,粮少,吃不饱,肚子里需要它。

至今,我家的酸拌筋由我来做,由于油多,调料全,做出的很香有味,每当我吃完酸拌筋,总爱将碗用勺刮的净净的,做饭那只锅,也要用勺刮一刮。

怀旧的日子
文/网络

如今跟老同学、老朋友聚会
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真不知道要吃什么...
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
吃什么,却成了让人发愁的事情

殊不知,将历史向后看30年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农村
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里
人们吃饭是这样的
那时候
远亲不如近邻
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左邻右舍比亲人还热情
今天这家有鸭让你来一块
明天那家有鸡让你尝一口
就是这样的朴实和谐
一年四季,无论是早中晚饭
家家户户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
边走边吃,或是坐在门口的空地上
和大伙聊着家长里短、或逸闻趣事
村口的小黄狗
看到端着饭路过的人们
一路追随,想讨点吃的
村里面不知谁家的女儿
抱着大瓷碗
在墙边吃的正是有味儿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
零食没有那么五花八门
蔬菜也还是卫生无公害
饮食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吃饱穿暖,已是理想

那时候
吃顿饭还能串好几家门儿
吃饭好像不单单是吃饭
还是一种增加邻里间感情的方式
那时候,人们不讲究
一碗白饭加咸菜,一张小石凳
吃得饱肚子
就是一种幸福
我们总说现在幸福感很低

那时候
能吃上一次鸡蛋
或许就够孩子们高兴上好几天了
大人舍不得穿新衣,总是夜晚点着灯
给孩子们缝制衣物
那时候,家里孩子多
饭菜都抢着吃
大家都经历过艰苦的春秋
更加懂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那时候
一家人吃的清贫,但热热闹闹
而现在,饭菜都变好了
可那时候的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
大家都过着本色朴素的生活
没有那么急匆匆的脚步
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
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

那时候
全村可能只有一部电话
孩子们不懂什么是电脑
不懂什么是游戏机
跳方块、捉迷藏、老鹰捉小鸡...
是他们最喜欢的项目
一召集,几乎全村的孩子都能聚起

过去的人们或许没有见过大世面
但是他们懂满足、懂分享、懂生活
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开出花来
历史的车轮总是要滚滚向前的
饭场的消失
谁也说不清是遗憾还是无奈
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锦衣玉食
但那个年代却成了无比珍贵的回忆

那时候
生活很苦,但饭菜很香,日子很甜!
小时候的你,是生活在农村?
怀念当时的日子吗?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部分文稿在韩城文学树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