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河 (东山街道泥塘社区段)是我上下班必经之路,从家到公交站台1150步,沿着中心河畔,用脚步去丈量变迁,作为一个新江宁人,倍感幸福。任何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国家民族的命运分不开的,我们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老一辈革命家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追梦筑梦圆梦,实现伟大中国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宁区政府用实践践行了科学发展观,融入时代环保新理念,让中心河变成美丽的大花园,成为两岸居民的福祉。我从怀揣忐忑来这里生活,到爱上这片热土,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见证了中心河旧貌换新颜、见证了中心河的前世今生。

曾几何时,中心河两边只有一条泥泞小路,两边还是水塘洼地,一条危桥便是两岸居民过河的通道之一,有的甚至是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河边杂草丛生,垃圾满地,污水横流,蚊蝇横飞,残花败柳,,连多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上游有屠宰场,入水口经常流入发黑冒泡的水,一到阴雨天臭气熏天。还清晰记得当年武夷水岸家园的售房广告彩页上高楼林立,倒映在一汪清泉中的情景,当然了,那是PS出来的。我们还打趣说:“臭水沟被他们美化得那么美。”如今这一切都变成现实,区政府用神来之笔打造出无需美化,无需修饰,无需做作的仙境。不再需要ps,随手一拍都是实实在在的风景。如今的中心河今非昔比,鲜花开在水中央、满河畔,两岸绿树成荫,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不乏城市的繁华。

每天晨曦初上,鸟儿的歌唱打破了中心河的宁静,沉睡了一夜的中心河便热闹起来了,早起的人们开始晨练,或者三五成群,聊聊新鲜事,或者独处手持收音机听听新闻听听歌,当然还有上班一族沿着中心河畔匆忙赶路,我就属于此类。太阳升起时,中心河两岸的林荫道便成了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中心河便成为孩子、狗狗、鸟儿的乐园,君不见,孩子玩耍狗撒欢,还有那鸟儿乐翻天。即使是在车水马龙的路边,坐在河畔林荫道长凳上也会感到一份宁静和安详。正午时分,艳阳高照,中心河渐渐宁静下来。每当夕阳西下,中心河又热闹非凡,归巢的鸟儿枝头跃,各种水鸟掠水面飞过,时而盘旋空中,时而停留在绿岛上,叽叽喳喳,不知道在唱歌还是呼唤,或者是开心吧,一只老野鸭叽叽咕咕,后面四只小鸭不紧不慢的悠哉后面,游向绿岛,这大概是母亲的呼唤吧!天色渐晚,华灯初上,灯火阑珊,河岸音乐声响起,姑娘大妈舞身姿,孩子们欢声笑语,狗狗们尽情撒娇卖乖,锻炼成了主旋律,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当然了,一天到晚,一年四季垂钓客都会不辞辛劳岸边站。到了夜间,游人散去,喧嚣了一天的中心河,又恢复了宁静,彰显一种静谧之美。

中心河引入河长制,爱护中心河,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匹夫有责。中心河一年四季都在演绎花开花落的故事: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玉兰吐蕊柳抽芽,千树万花苦争春,似桃似李海棠花,花团锦簇樱花满园,白色素雅,粉色梦幻,桃花春色暖先开,红杏枝头春意闹,还有那紫荆开花一串串,蔷薇开花一片片,引来蝴蝶蜜蜂劳作忙,两岸翠柳映清泉,月季花娇艳欲滴,行人不由驻足看,举起相机捕捉精彩瞬间!这难怪古代文人墨客那么钟爱春天,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色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动的描写了春风的馈赠!到了夏天,知了声声叫夏天,听取蛙声一片,当然更多了一份绿意盎然,花开半夏美如画,美人蕉开花倒影水中,美轮美奂犹如一幅精美画卷。秋天桂花飘香香两岸,收获的季节,不乏成熟和稳重。一层薄雾从水面渐渐升起,时隐时现,可以坐在长凳上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想,风来了吹吹风,静静享受大自然带来的馈赠。中心河也一定有冬的悲壮,阳光灿烂时,是人们沐浴阳光的好去处。芦花似飞雪,也勾起我童年时代满满的回忆,每每看到它就想起妈妈编织的芦花鞋,御寒保暖爱意浓浓。岸边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也成了河畔一景,暗香涌动。当雪花飞舞时,更另有一番景致:雪花均匀的洒在梅花上,雪花更加洁白无瑕,梅花更加妩媚娇艳,当寒风吹过,梅花时隐时现,尤被雪花半掩面。中心河水滋养了动植物,动植物又给中心河注入了活力,增加了无限生机,两者相得益彰。

中心河的前世今生,是对环境保护新理念的最好诠释,彰显了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魄力。江宁的美,不仅仅是中心河,美丽乡村佘村,汤山七坊,都是古朴和自然的完美结合,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黄龙岘茶文化村,昔日藏在茂林修竹的名不转经传的偏辟茶村,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石塘人家,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千年古村落,木栈道与古建筑群交相辉映……给江宁增添了无限阳光细雨间断现魅力。可谓中心河畔生态好,水中野鸭树上鸟,三五好友巧相逢,开开心心凑热闹!我爱中心河,我愿意做保护环境的使者,做幸福江宁人。

作者简介:郑彦芹,医务工作者,二级心理咨询师,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