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接力
——山东莱芜名医刘华峰、刘鑫大医精诚纪实
史怀宝

泰山脚下,汶河岸边,有一座山清水秀的村庄,这里有明清时期的全神庙,有朴实的民风。刘华峰和刘鑫是一对父子医生,他们一家三代共产党员,薪火相传大医精诚的医术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一方美谈。
刘华峰1953年10月25日生于山东省莱芜市方下镇刘家庙,刘家具有传奇色彩。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亡关头,刘华峰的父亲刘润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刘润三弟兄五个,全部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其中,刘润三的三哥在抗日战场上牺牲,是革命烈士。刘华峰兄弟四个,他老小,在父亲影响下,16岁初中毕业后,他光荣入伍,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太原办事处服役,刘华峰根红苗正,诚恳实在,不久被选为部队医务兵,在解放军326医院学习,刘华峰尊敬师长,谦虚好学,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胡守仁是山西中医研究所研究员,如今是一位百岁老中医。当时,学习班上38人,胡守仁看着刘华峰朴实好学,手把手教他针灸、把脉、中医中药等基础知识。后来,刘华峰又在部队医院实习。两年半后,刘华峰分派到总后勤部太原办事处552部队卫生所干卫生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逐渐由一位泰山脚下的农村小伙子成长为一名医术高强的军医。一个战士得了肛周脓肿,高烧不退,连队卫生所治疗无效,要到326医院治疗。深夜下火车后,接诊的车没来,又无法联系,刘华峰背起那位战士就往医院走,一背二十多里路,冬夜寒冷,刘华峰全身的棉衣被汗水湿透、结冰,终于把那位战士送到医院。天亮后,他又及时返回连队,那位得救的战士叫崔成明,康复后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工作,至今与刘华峰保持着亲密的战友联系。
刘华峰三岁上没了母亲,父亲多病。在部队几年后,他请求复员,回家照顾老人。因为是一名优秀的军医,刘华峰回村不久被大家推荐为一名光荣的赤脚医生,他的高超医术,特别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工作态度,很快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十里八村的乡亲常来找他查体治病。学无止境,县里举办五七大学医学分校,1978年,刘华峰踊跃报名,又学习进修了一年半,学习了更多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一般的乳腺增生,用他配的中药,吃十五服就可康复;好多结婚几年没有孩子的,服用他配的中药,十二服就能解决问题。他精通中西医,擅长治疗肝病、妇科、小儿、不孕不育、乳腺等方面的疾病。王家方下村有位患者王元方,当年三十岁,深夜请刘华峰出诊,刘华峰闻讯骑自行车赶到他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刘华峰诊断他患了脑瘤,立即输液,打甘露醇。患者苏醒后,他又陪着去县医院急救,可惜手术后,患者落下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等后遗症。患者出院后,刘华峰使用针灸康复治疗,一直到王元方正常行走,正常说话。
刘华峰行医有个原则:当医生不能单纯挣钱。他在诊所贴了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横批:预防为主。几十年的操劳,他突发脑梗,休息了一年,诊所的担子逐渐压在儿子刘鑫肩上。
刘鑫是刘华峰的长子,1976年5月20日生于本村,汶河水从刘家庙村南穿过,村里有座明清时期的全神庙,是泰山神庙的缩小版本,这一切都赋予刘鑫特殊的秉性,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医学。小时候,父亲让刘鑫背诵《十八反歌》《十九畏歌》《六陈歌》等中医歌谣。他自小对父亲的职业耳濡目染,父亲经常半夜出诊,本村的、邻村的,只要来叫,父亲从不拒绝。军医出身的父亲,高度重视医德,特别对贫困患者,能免费的免费,能看的就看,不能看马上送上级医院,绝不耽搁病人病情。
1997年,刘鑫高考考入齐鲁医药大学,学习中西医临床医学,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期间,他去万杰医院实习,学习出类拔萃,导师让刘鑫留校,刘鑫婉拒了导师的好意。实习结束后,怀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他返回家乡,跟着父亲学习,他知道,父亲身怀中医绝学,许多东西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刘鑫跟着父亲一学十九年。据刘鑫介绍,回乡从医后,父亲要求他必须把医德放在首位;从零开始,认真学习真东西,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注重积累临床经验。
父亲在这一带德高望重,好多患者来诊所都是冲着父亲多年德医双馨的名声来的。2009年夏天,父亲得了脑梗,不能坐诊,来诊所的患者骤减。考验刘鑫的时刻到了。实际上,二十多年来,刘鑫已经成长为一名业务精良的全科大夫,到底缺什么呢?刘鑫认真总结,努力学习父亲的和蔼亲切,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他经常半夜出诊,自己看不好的病常向父亲请教。半年后,来诊所的患者逐渐多起来。
土楼村一位五十岁的中年女患者,2009年秋天来诊所,因为反复高烧,她在其他医院看了五天,不见好转。那天早上,刘鑫检查患者扁桃体红肿,诊断她重感冒,皮试后,为患者注射青霉素,对方体温渐渐下降。中午后,患者体温又慢慢升上来,咳嗽不止,晚上体温更高。患者早上体温36.6度,中午38度,下午39度,晚上吃退烧药,体温降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体温又升高了。刘鑫给养病的父亲打电话。刘志峰问刘鑫:患者前胸、后背有没有小红疙瘩?眼眶疼不疼?刘鑫一震,马上检查,发现患者后背和四肢的确有小红疙瘩。刘华峰冷静地说:这是斑疹伤寒,用不对药不退烧。根据父亲的提示,刘鑫重新调换药物,用氨比西林纳氯霉素注射液为患者挂吊瓶,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刘鑫又让患者口服土霉素片,三天后,患者康复。从这件事上,刘鑫感觉到,相比父亲,自己的临床经验仍然欠缺。刚大学毕业时,父亲买了针灸医学书籍,手把手教刘鑫学习针灸,刘鑫年轻气躁,学习不下去。在父亲的教导下,刘鑫逐渐意识到针灸及传统中医的重要性,他继续进修学习,去301医院进修学习了治疗老胃病的方法;去北京学习了董氏正经奇穴的治疗方法。二十多年来,他的针灸水平渐入佳境。
2017年春天,莱芜煤矿一位李姓患者在姐姐陪同下来诊所。之前,患者姐姐因慢性糜烂性浅表性胃炎,在市医院看病花了一万三千多块钱,未见好转。来到刘鑫诊所,刘鑫用“创面修复疗法”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二十三天一次,患者治疗了两次,就康复了。患者李先生45岁,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梗塞,住了一个月的院,出院后,回家休养,他爬四楼回家,一般要休息六次,气喘如牛。是年4月15日上午,患者从车上下来走进诊所,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刘鑫看患者的CT片子,属于典型的肺栓塞。如何根治患者病情?刘鑫采用董针大补天气针法和父亲教他的“补肺气针灸”法,针灸了半个月,又口服“金水宝胶囊”,患者一口气就能爬到四楼的家了。刘鑫用针灸和中药为患者再诊了一个疗程,两个月后,患者来诊所,说:我能正常上班了。患者之前花了十多万的医疗费,未见好转,来刘鑫诊所治疗了一个多月,诊疗和医药费仅花了一千多块。
从刘华峰开始,诊所有个规矩:村里老百姓包扎处理伤口,脱臼复位,脚踝扭伤等来诊所治疗,不收钱。2016年7月,刘鑫去泰国旅游,来自青岛的一位妈妈领着孩子在私人大庄园玩耍,孩子右手臂脱臼,疼得哇哇大哭,大人束手无策。刘鑫走上前说能治疗,孩子的妈妈怀疑地看着长相年轻的刘鑫,刘鑫用父亲教他的手法为孩子治疗,“咔吧”轻微一响,孩子止住哭声。孩子的妈妈激动地问刘鑫需要多少钱?刘鑫说:不要钱,我们诊治疗这种病,从没收过钱。
刘鑫以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2007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爷爷、父亲手里接过红色接力棒,秉承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史怀宝,山东人,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学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某杂志总编。相继在《北京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文艺报》《山东文学》等国内外媒体发表各类作品五千多篇,创作出版专著《审计风暴》《忠诚》《遍地黄金》《梦中的村庄》《痛饮月光》等。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