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家的草堆里发现了一只刺猬,今天就以它为话题,说说刺猬,谈谈“刺”。
刺猬长着一身的硬刺,丑陋,懒惰。因为它的刺,并不能像爱小白兔般搂在怀里。也不能像爱萌萌的口袋狗一样,装在兜里。喜爱它的人喜爱的也是它的刺,拿着一个小竹枝挑拨它,看它剑拔弩张的样子。它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源于它的“刺”。
玫瑰也有刺,刺猬和玫瑰一样,都会扎伤人,唯一不同的是:被玫瑰扎到手指会滴血,被刺猬扎到心里会滴血。“被刺猬扎的心流血”,听起来有点诗意,可如果说起来,还真是深邃。可以引发到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以及诸多人的关系。

所有的“关系”与刺猬联系起来就是一个“距离”问题。“距离产生美”众所周知,但这个距离到底是几米?几分米?还是几厘米,几毫米?我是说不清楚,只有相互取暖的两个人自己去把控、调控才能找到最佳距离。
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说是有一对刺猬夫妻。一刺猬很冷需要温度,另一刺猬展开温暖的怀抱,试图从爱人的背后去拥抱它,即使被扎的血肉模糊,鲜血直流。但出其不意,另一只刺猬转过身来用自己柔软的怀抱去迎接了它。一句“刺猬把坚实的刺留给敌人,把柔软的怀抱留给爱人”久久流传。

看来这最佳的距离也可以没有距离,这也是因人而异吧。如果需要点距离,就相互保持,如果不需要距离,就紧紧拥抱。绝不能故意用身上的刺伤害彼此,明明知道,自己也会很痛。
其实竖起刺来去刺伤别人也是一种情不得已。刺猬的刺,是它真正意义上的无坚不摧的堡垒,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求生方式。就像变色龙会根据环境变化身体颜色,壁虎会断尾逃生一样 ,没什么可圈可点的,没什么无可厚非的,人也一样。

刺猬竖起刺看起来坚不可摧,其实有时这种坚强是假象,满身的刺只是用来防卫,如果懈下,却又怕伤害。没有勇气面对,就顶着满身的刺到处刺来刺去的,刺伤了别人也弄疼了自己。
有的人为了生存,就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刺猬,没有刺的那一面,只打算留给喜欢它的人。也有的可能就只想和刺猬似的安静的做自己,无论是哪种人,就原谅他们竖起的刺吧。
如是这样,我们就保持好一定的距离,温暖彼此,让人生发出淡淡的幽香,漫步在岁月中,且行且珍惜。

作者:张爱莲,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文字的幼儿教师。最喜爱荷花,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中刻有“原创”的烙印,以“和”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愿和喜爱文学的志同道合的老师们携手,共进探索“文字”的奥秘。请多多指教,促我前行,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