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致谢
小区周围一色的法国梧桐树,如威武的哨兵站立在街道的两旁,像是守卫着城市,又像特意为行人遮挡阳光。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法桐树毛茸茸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这是喜欢法桐白絮的人对它的赞美。
法国梧桐的白絮,我们这儿都叫它“毛毛”。我对这毛毛好感不多,我们这儿现在正是“杨柳依依”的大好时节,柳树的新绿能醉人的心,柳絮还没有到来。就是这法国梧桐的毛毛迫不及待的出来炫耀,下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毛毛雨”。
驱车出去,满天的毛毛,如雪花般漫天飞舞,却比雪花还轻飘飘,飞得没有章法,飞得乱七八糟,飞得让人心烦意乱,在车窗那儿张牙舞爪。
今年因疫情人们都带着口罩,估计也不会因毛毛的造访引发不适。不然吸进鼻孔,真是让人受不了。

满天的毛毛让我想起了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这首诗。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意思是说:初夏的一场细雨,驱散了春天的寒意,洗净了空气的尘埃,山水明朗而妩媚。春去夏来,眼前已没有了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终向着明媚阳光盛开的葵花。
通过写景状物,诗人表达了“不学柳絮随风飘——柳絮没有固定的操守,要做葵花向日开——忠君报国”的思想情怀。
想起诗句,想起柳絮的没有节操,自然对这毛毛更无好感。
没有节操,随风飘遥,是对人格的降低。没了人格,人就是一躯壳没有灵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着人活着物质第一,这不容置疑,可如果精神脱了轨,再好的物质匹配,也是浪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知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得失所好评价他人,顿感自己的胸怀渺小。

其实细想,夏日来临,高耸入云的法桐,苍翠挺拔,像个身穿绿色军装的军人,为我们站岗放哨,为城市绿化鞠躬尽瘁。又像是一把把撑开的大伞,为人们遮风挡雨,贡献也是不小。
因宋美玲对法桐的情有独钟,蒋介石的一句暗示也好,指令也罢,南京的法桐一排排,一簇簇。法桐还被称为“爱之树”,也被不少人追随。
真的是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不受我们控制和左右。喜欢做“向日葵”的就追随太阳,绽放生机,在万丈光芒里向阳开放吧。
张爱莲,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文字的幼儿教师。最喜爱荷花,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中刻有“原创”的烙印,愿和喜爱文学的老师们携手共进探索“文字”的奥秘。请多多指教,促我前行,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