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致谢

疫情当前自我隔离,在家闲来无事。家族群里和兄弟姐妹聊天。谈起了老家,谈起了老家的小河。小唐妹回婆家过年发来老家的照片,物是人非,老家和小河都没了从前的模样。思念如卸了闸的堤坝,喷涌而出,将儿时的记忆在线。――题记
老家对于不惑之年的我来说,已变成我甜蜜的回忆和梦里的温柔乡。忘不掉那瓦大门,它是历史的沉淀,饱经风霜。忘不掉那小土坡,满地菜花香。更忘不掉家乡的那条小河,老酒那般醇厚浓香。
小河在我奶奶家的南面自东向西流淌,宛若一个羞答答静悄悄的姑娘,从不会因狂风暴雨而倾泻,也不会因烈日炎炎而干涸,总用流水的潺潺声诉说他的喜怒哀伤。
河上有一座小石桥,桥的西面水很浅且清澈见底,河底是常年经水流淌冲刷的石头,很光滑一块压着一块,那可是天然的按摩垫,踩在上面全身上下透着舒服。

这块水域是我们孩子的乐园,对于我们不会游泳的小屁孩来说,最好玩的是在河里打砰砰。胳膊撑到水里,肚子随波流起伏,两条小腿拍打水面,脚儿溅起的水花四溅。落到自己头上,闭上眼,抿住嘴会拍打的更欢,水花落到小伙伴头上 ,遭来小伙伴的不满,手捧起水互泼,一场水花大战上演,敌我双方分明 却是笑声不断。水花落到河两边洗衣服的大娘大婶头上,父母遭受调侃,连名带姓的受到责骂,引来阵阵哄笑,笑声响彻大半个村庄,顺着小河向西流淌。
河北边有几块非常大的石头平整光滑,预示着小河曾经的波澜壮阔。村里的妇人们喜欢在上面晾衣服,男人们则喜欢在那儿进行日光浴,躺在上面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健壮。如果唐僧路过此地,我想他也会选择那几块大石头做他的晒经石吧。
小河就是这样承载着一村人的欢笑,肩负着自己的担当。农忙时,村里人会来小河洗去一身尘埃,获得满身清爽。记得一年难得的干旱,小河里的水减少,但小河依然彰显着她的慷慨激昂。村里的男女老少,拿着水桶铁锹挖泥鳅捉鱼虾,把她的劳动成果任人品尝。现在还能回忆起那时如泥猴的我,在蹦蹦哒哒的鱼虾面前手舞足蹈,在泥塘里滑倒的模样。

因为小河我也没少被妈妈斥责,一天到晚衣服总不见干,妈妈担心我感冒,拍打着湿漉漉的后背,问我湿了几身衣裳,威胁我再下河就不让吃饭,再给我换身着装。可趁她不注意我一溜烟又跑去了水塘,小河才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现在妈妈走了,没了她的叮咛,没了她的嘱托,我如河里的浮萍飘忽不定,心里着慌。
可也是因为小河我获得了不少赞赏。只要不是寒冬腊月,小河就是我的洗衣房,毛巾、裤衩、背心这些小物件是我的洗涤对象。长条石为搓衣板,方形石为凳,温度适宜时把脚插入水中,缓缓的水流抚摸着脚腕。衣服在水里泡一泡,打上肥皂在石板上搓一搓,最后涮一涮,拧一拧 ,一切是那么的水到渠成,一切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回到家不仅换来妈妈的一片赞赏,还会有物质奖励,或是一张抹着猪油的煎饼,或是一块冰糖,糖是那么甜,煎饼是那么香,那爆棚的幸福感简直可以使我直飞云天。
时过境迁,最近听说小河要夷为平地了心里不免伤感。但我知道,家乡的那条小河永远走不出我的记忆,会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里。

张爱莲,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文字的幼儿教师。最喜爱荷花,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中刻有“原创”的烙印,愿和喜爱文学的老师们携手共进探索“文字”的奥秘。请多多指教,促我前行,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