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明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气”,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来解释。
一、从物质的角度看,尽管看不见,但在中医与气功理论上,都认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因它具有非结构性和非机械性特征,故不能用现代科学来检测。物质之气,具体可从以下几点来说:
1.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它能维持与推动人体生命运动的各项基本功能。中医历数千年而不衰,气已成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核。最近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气的理论在医治确诊病人的实战中,产生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中医从药理到组方,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先天之元气为着眼点,有的放矢,对症组方,扶正患者自身元气,扶内正以抗外邪,激活患者自身免疫力,取得了西医目前无法达到的突出效果。
2.气功理论认为,气是看不见的物质,分为精气和真气。精气,存在于人体内部,是生命中重要的基础物质。真气,则存在于宇宙空间,采集于人体内部,沉积于丹田,有利于养生。精气与真气,合二为一,能在人体内部形成重要的生命能量,能形成生物电流,可向外发射,穿越空间,气感强的人,对此,往往很敏感,他的身体某些部位可以感受到。本人曾学过中华气功,自认为习气功贵在坚持,坚持才能保持自身对生物电与气场的敏感度。坚持习气功之人,他的全身能形成一定的生物磁场,产生体外的能量场;习者群而聚之,可形成较强大的生物磁场。这些人体激发出来的生物电能与生物磁场能,都统称为“气功”之气,它与大自然的万物具有的生物电与生物磁场,可进行交融吸纳,为已所用。中华传统气功理论,与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有相通之处。
二、从精神的角度看,气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各个文化领域。具体可从以下几点来说: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气”,它形成了古老的宇宙观——精气神哲学理论。“精气”,古代诸子百家有不少记载,认为“精气”是宇宙中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构成人的生命本原,即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物质。精气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且是运动的。这种认识,构成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气”,它形成了中医的生命观、健康观——精气神理论。中医的生命观、健康观,是以儒道等家的精气神理论为哲学基础而产生、建立的。如《黄帝内经》与《淮南子》,在哲学思想和医学原理上多有相通之处。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气”,它形成各种艺术的审美观。如中华武术,中华戏曲、中华舞蹈、中华书画艺术等等,若细加分析,无一不受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理论影响。
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民族文化千年之根。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需要“精气神”的高度统一。当今时代文化,决不能全盘西化,决不能切断我们的民族文化血脉。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在当今世界,大力而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伟力与气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