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罐
文ll关中一农
陶罐,作为日用品,现在少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陕西关中农村家家少不了这物件,大到存放米面粮食、淋醋发酵的瓦缸,中到和面放馍的瓦盆,小到盛水的瓦罐和吃饭的碗,连尿盆也是那玩意儿。五黄六月时,人们下地割麦子,除了手中木镰,一定得提一个瓦罐,里面盛满水,讲究一点的里面装上芹菜浆水,以解渴消暑。下地归来,首先抱起锅台上的瓦罐,咕嘟咕嘟灌一个痛快。那时候人们对那玩儿珍惜着呢,一个瓦盆瓦缸可能会用几辈子,用到乌黑乌黑铮铮发亮,如不小心打碎,不知要心疼多少日子。

常见箍盆瓮的手艺人,入了村子,扯起嗓门,拉长声调:“箍~~盆瓮~~哩噢!”便有老太太小媳妇拿出有裂纹的瓦缸瓦盆,和手艺人讨价还价,说好价钱,匠人给竹篾喷上水,左一道右一道,若巧妇穿针引线,把裂了的盆瓮箍个结结实实。手艺高者,还能弄出些好看的几何线条。若手艺不好,聋子治成哑巴,那麻烦就大了,赔了钱还得挨骂。书上说人们使用陶罐的历史大约有一万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这些器物失去了实用用功能,倒成了讲究人家的艺术品,那些箍盆瓮手艺人也销声匿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