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清明
文/鲁旭
清明是一个关乎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大节日。因为关系到活着的人和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活着的人想在清明时纪念他们,又苦于不能亲眼见到那些日思夜想的亲人,人们就盼望清明这一天天气不要太过晴朗,让充塞宇宙的浓云雨雾,把看得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世界联系得紧密一点,好让两界的亲人们离得更近。
有了这样的诉求,诗人杜牧便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描写,词家柳永也有了“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的记述。老百姓不懂得咬文嚼字,直接说是“鬼不走干路”,但那种盼望清明下雨的诉求是一样的。由此可见,清明下雨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老天从来不受人的支配,也没有办法听从人的指挥。因为清明这一天,那些孝子贤孙们去上坟,对着安眠在泥土中的亲人苦思冥想,甚至垂泪流涕。他们盼望着四野阴云笼罩,细雨如织,就像他的心情一样。而不远处的青草地里,年轻男女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踏青,追逐嬉戏,摘花斗草。他们盼望着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和他们的心情合拍。于是,老百姓说:“天爷难当”。
我是个注重传统节日的人,特别看重清明这样的能够阴阳相通的日子。每年清明,或诗或文,都要写点什么。不为向外人展示,起码对自己有个交待。这两天没事,闲翻旧稿,发现近年的清明阴晴参半,可见老天还是在尽量满足着各种人的需要。

2014年的清明就是个雨天,我填了一首《喝火令》清明祭双亲:
又是清明日,还逢细雨时,犬鸣深巷夜如盔。
魂伴梦神飞旋,唯恨早啼鸡。
少遇男儿泪,坚心未碎时,嫡亲双逝亦摧眉。
苦也思亲,苦也欲魂离,苦也乱花憔悴,恨难会严慈。
2019年的清明,就是个无雨的晴天,我也填了一首词,是《八声甘州》:
叹无风无雨过清明,何处寄愁肠。
见百花竞绽,叶明岸柳,雨燕轻飏。
陌上红男绿女,处处喜歌扬。
唯有坟前纸,犹记高堂。
不忍踏青寻绿,伴河滩芦苇,柳笛声长。
看春风杨柳,依旧换新妆。
想人生,缘分前定,但聚时,总是苦仓皇。
蹉跎后,惯常思念,几欲成殇。
不论有雨无雨,在清明这一天,人们都要用各种方式去纪念那些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和朋友。

凤翔人还有个习俗,在清明这一天祭奠亲人朋友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那些没有人祭奠的“孤魂野鬼”。摆放供品的时候,向身旁扔上一两块,让孤魂们均沾:在坟前奠酒的时候,向身旁洒上几滴,让那些野鬼们享用。给亲人们焚烧冥币的时候,还要留下几张压在亲人的坟堆顶上,让那些过往的鬼魂分取。
有时候我也想,这些孤魂野鬼生前都是谁呢?如若专指本村那些没有了后之来者的单身汉,那他们为数实在不多,把各个坟头上的冥纸收集起来,早就成了财东了。然而,当我面对着广袤的雍城遗址,想起了古往今来那些为了各种目的进行的战争,那些抛尸疆场的战士,我的心突然沉了一下。
凤翔这块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成为了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来兵连祸结,杀伐不断,有多少怀着英雄梦的人战死疆场。将军们还可以马革裹尸,士兵们就只能抛尸荒野。祖先们传下在祭奠自己的亲人的时候,念及他们,让他们分享一点供品的规矩,既是大爱,更是人道。还有,那些因为战乱而丧生的平民,那些因为灾荒而倒在路边的饿殍,那些因为疫疬而全家清零的灾民……
我不敢再想了,我怕这些忧伤会将我压倒。

由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和平是人们最大的幸福,安宁是百姓最大的保障。我也产生了一种冲动:今年的清明,我要多带些纸钱,烧给那些为了和平而捐躯的无名英雄,烧给那些为了我们的安宁而牺牲的勇士。
今年的新冠肺炎,我国就有数千人失去生命,全世界就有数万人丧生,这个数字还在扩大!特别是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白衣战士,他们是为了保护我们而牺牲,我更应该对他们进行祭奠,并且永久地纪念。
愿他们的在天之灵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

鲁旭:陕西凤翔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凤翔县作协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风流街》、《下乡纪事》等小说作品,《二娃审案》等戏剧作品,《凤翔民俗》(上下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