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哥是我大哥的同学,他家在二号信箱,距离我们家只有一站路的距离,周末和假期,便是他们聚在一起自由活动的时间,不是他来我家,就是我哥去他家。我那时才刚读高一,经常被他们的洒脱和文采飞扬吸引,感觉他们那一届学生的知识面太宽了。
他们高中毕业后,大哥考了外语学院,海哥进了当时最红的隶属中央直管,部队编制的单位,上下班都是吹军号,生产的全是军用品,在这小小的山沟,也是显赫一时,属于富甲一方的企业。他的家庭源于父母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子女高中毕业都会被安排到内部技校上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所以海哥和他弟弟都是有高收入的单位成员。
我们家只有父亲一人工作,母亲是临时工,养一大群孩子。两家的差别之大,是天壤地别的。大哥当年形容他们家地下面都是金子,就非常到位的表达了我们两家的悬殊之距。所以大哥发奋读书,各科全是优,在大学4年,都拿奖学金,只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不给父母亲增添累赘。

海哥工作后并不张狂,只是来我家的次数少了,他解释说,怕上了大学的同学瞧不起他。他表面自卑,但内心不甘示弱,在单位不仅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出类拔萃,还兼文艺骨干。多次主持各种大型文艺晚会节目,形象得体大方,嗓音浑厚,音质纯正,交际舞也跳得极好。立在台上,风光无限。一度披上了男神的外衣。
海哥跟我讲他是浙江人,那时对浙江的印象仅限于书本上的认知,只知道那是一个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湖泊水域辽阔、非金属矿藏众多、盛产文人墨客、有东南植物金库之称、春秋时为越国居所、战国时为楚国辖城的一个南方之地。浙商,徽商,晋商曾经名满天下,红极一时。海哥身上流着祖上商人的血,我能感觉到他胸腔里王者的霸气。
不久,海哥辞职离开了正红得发紫的企业,孤身去了南方,在那里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拥有了自己的厂房,他和他创办的传奇品牌,数次出现在各大节目的个人事迹采访与品牌宣传报道中,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他的座骑从蓝鸟到奥迪、皇冠,再到低调的奢华——辉腾,伴随着他闪亮登场,一路飙升。让人叫好不已!

春节临近,同学们都约好准备在海哥归来渡假,为他庆功呢!然而他在一次安全检查锅炉时,遇到了不安全因素,爆炸让他倒下了。英雄一世,就此停播,他划过了荧屏时代最亮的一个点,独没跨过不安全这个阀门隐患,那个闸就像潘多拉的魔盒,里面躺着悲伤、忧愁和痛苦。
我没有看到一张海哥和大哥的合影照片,更没有找到他的单人照,可他嘴角的那一抹微笑,永远也忘不了:生动、阳光、上进、那一抹微笑永远停留在1985,我们第一次相见的那一刻——他第一次到我们家来的那一刻,成为永远的记忆照片,那便是他留给我的浙江的时光。

楚丰华
202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