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大山写赞歌
文/邢云峰
祖国神州华夏大地,西北边塞和甘肃会宁交界处,座落着一个十年九旱,穷出名了的红耀乡小庄村。十年前的今天,这里是一块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落后而愚昧,自私又狭隘!
在我的记忆中,山是光秃秃的,除了零星的几朵草胡子和白蒿子遮盖着裸露的山体之外,好象在没有什么别的植物可以耐以生长。人们由于贫穷而争相开荒,一直把地种到了山顶,大量的破坏了植被和生态的自然,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这里一片荒凉。饥饿的黑鸦盘旋在山峁峁上叫的刺耳又凄凉。庄稼十年九旱,人们常为一个地埂上的交界大战一场,头破血流,互不相让。我常常被中午村道上大人小孩的吵架声吵醒,生长在哪个岁月里,总觉得别人用一种仇视的目光瞅着我。
就在这样一个春天,老牛北风刮过了一个寒冬,春风又开始肆虐。村道狭窄的土路上尘土飞扬,夹杂着牛羊骡马的尿骚味儿迎面扑来的土呛。有一位土生土长的村支书上任了,他便是大山,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带着火热的心,满怀希望和壮志,决心带领全村人走出迷茫,寻找脱贫致富的路途。

他带领群众修路建桥,挖窖蓄水,种草种树,退耕还林。常常起早贪黑,辛苦创业,带动村民大面积种植洋芋,提高经济收入。又奔波南方各地联系商贩,寻找销路。自己在本树建收购基地,为村民提供方便,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增加收入。有许多人去他哪里搞装卸,捡洋芋,装袋子。闲暇之余,他请来陕西剧团唱秦腔,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又组织村民唱歌,跳舞,唱戏,打篮球,下象棋比赛。十年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崭新的硬化路由东向西贯穿村中而过,连落成一个网带。村中通上了公交,马路两旁的白杨新芽吐芳。三月桃花遍野红,绿草丰茂春意浓,成群山鸡岭上鸣,结队野兔峁上奔。山恋着山,缠绕着,相依连绵。人们的欢笑声荡漾在山岗树荫。
那一天,又见大山支书,他问我今年的收入情况后,抚摸着我的头说,好着来,好着来,我们生在山里,就是个苦命么,只有勤干,才能活出个人样。久久回味他的话,我仿佛听明白了许多道理,正象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没有路,我要披荆斩棘拼出条道来!
原创首发

本期责任编辑 北极星 诗茵若雨
邢云峰,宁夏西吉县人,北方散文诗作家,远方诗人协会会员,宁夏文艺界诗员,北京总社诗员,作品散见各大诗刊,网络平台,愿用豪墨会文萃,拓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