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全球出现新冠肺炎的非常时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为了抑制或减少疫情的蔓延和发展,走在街头,我们总会看到不管男女老幼,皆佩戴着各种不同颜色和型状的口罩。倘若发现一个没佩戴口罩的,即使人们嘴里不说,亦会投去异样的目光,呲笑那人精神上一定有毛病儿。
老朽年老已至古稀,不甚解佩戴口罩是讲究卫生,防止细菌病从口入的道理,总觉着佩戴口罩多此一举,非常碍事,憋得难受,不好喘息,所以一生中不曾记得佩戴过几次口罩!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倒让我与佩戴口罩发生了几件尴尬的小事儿。
前些日子,抗病魔战疫情还处于非常紧张时期,有一文友找我商量一事,我接电话后,匆匆忙忙下楼去。可来到小区门口,负责执勤的老王和老李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因为那文友不是本小区的,不叫进来倒也无可非议!当他们看到我没佩戴口罩,说什么也不让我出去,我尽管再三请求与文友说几句话就回来,那也不行,非叫我回去佩戴口罩不可,万般无奈,我只好返回,一步步“蹬、蹬、蹬”地登上五楼,佩戴上口罩,又“蹬、蹬、蹬”地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文友面前,商定了一事!
唉,疫情非常时期,不能愿人家门口执勤人员对我苛刻要求,严加管理,人家是对工作的负责啊!不仅不能反感,还应点赞感激才是!你说对吗?
在抗病魔战疫情的这些日子里,为了个人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我响应上级号召,老老实实宅在家里,不外出,不添乱。可每个星期三的那天,我要佩戴上口罩,拿着小区发的“通行证”走出小区。一是到超市买回一个星期全家人吃的食品,再者到街头报摊买回一个星期的滕州报纸。(因当时小区封街,送报员无法送递。)一次,我刚下楼,还没来到小区门口,只见上初中的小孙子在后面提着一只口罩追了上来,目睹此景,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小孙子来到我跟前,挺严肃认真地说:“爷爷,你戴错口罩了,你戴的那只是我的!”我莫名其妙,摘下口罩,问到底错在哪儿?小孙子给我解释说:“咱爷俩的口罩一样的都挂在门后,我怕掺混,特意用钢笔在口罩挂耳朵的细绳上点上了两个蓝点,你看下是不?”我摘下口罩一瞧,果真如此!我只好接过我佩戴的口罩戴上,小孙子没返回多远,便把我错戴他的那只口罩丢进了路边的垃圾箱里……
唉,看看,年纪大了有什么好处?在抗疫情的非常时期,出外不是忘了佩戴口罩,就是错戴了别人的!要不是出现这样的疫情,哪会出现这些事儿!
在疫情逼迫下,人们为了身心健康,都自觉地出外佩戴上口罩,这是大好事!我以上说了,老朽一生没佩戴过几次口罩,可当我十多岁,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年的冬天,父亲出于对我的疼爱,不知在哪儿买来了一只白色的用纱布折叠了好多层的口罩让我上学时佩戴上。那时生活困难,也没有好衣服穿,而且在冬天穿得衣服非常单薄。当时,我年幼无知,现在想来,那时父亲也可能不知道佩戴口罩的好处,只是为了让我把脸蛋捂上不受冻吧!你可别说,严寒的冬天,佩戴上口罩,稚嫩的脸蛋顿感温暖,再加之围了条围脖儿,浑身暖和多了。现在我想:父亲当时给我买口罩的目的就在于此吧!后来,春暖花开,天气暖和了,我摘下口罩不再戴了,母亲将口罩拆开,用肥皂洗净,还是好大的一块白纱布哩!
大家想想吧,要不是新冠疫情的出现,我们哪有那么多人佩戴口罩?发生在我身上佩戴口罩的尴尬事儿也不会出现了!这正是新的时期,新的动向,新的发现,新的事儿!

作者简介
秦泰,原名秦家安,号文山闲人。1946年10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人。大专文化,中学退休教师。在执教期间,喜欢”舞文弄墨”,常有小稿见诸各级报刊。2003年内退后,又重操旧业,笔耕不辍,投入社会活动,书写自己感悟。先后出版了《笔乐》、《贤趣》,又重新再版了《博览》之小册子。2016年五月,又出版了一本《情系晚霞》一书。决心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笔耕不止。
山东省滕州市学院路慈善医院南二十米路西二巷一院 电话:15763218737 邮编:277599 QQ 1260007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