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芬芳·3》
文/吴桂英
吴女芬芳之六:吴芝瑛
吴芝瑛(1867—1933),字紫英,号万柳夫人,出身安徽桐城名门望族。其父吴康之,号鞠隐,曾任职山东郓城、信阳县知县。其伯父为清末桐城派古文学家吴汝纶。吴芝瑛19岁远嫁给无锡的廉泉,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廉泉,字惠卿,号南湖,江苏无锡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等。
吴芝瑛是清末民初,集“诗、书、文”于一身的桐城才女,不仅才华名噪一时,还是一位敢于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的正义女子。她一生不断仗义行侠,也是早期妇女运动的伟大先驱之一,以慈善爱国著称于中外女子之间。她邂逅杭州孝女赵麟,为她的孝道所感,出资为她的先人修缮墓地,并为她募得二千金。吴芝瑛认为国家贫弱困顿,是因为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她捐银助学,在家乡创办了小学,用父亲的字为学校命名为鞠隐。
吴芝瑛自幼博览群书,雅擅书法,在书法上自幼深受其父熏陶,加之自身勤奋,故临池功夫很深,精研历代名家字帖,曾遍习唐宋元明碑帖,于帖学书法颇有心得。慈禧太后闻其书名,特招之入宫,与绣工沈寿一同受赏。吴芝瑛的“瘦金体”,书法既有自己的性格面貌,又保存了浓郁的唐人特色,用笔潇洒飘逸,中宫收紧,笔画舒展,一派盛唐气象,与宋徽宗所创“瘦金体”宋代帝王书体,同途而异路。
吴芝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是个有血有肉,情感丰满,爱憎分明的女子,她带着时代印迹的传奇经历和有识之士的特殊身份,她虽生于清末,思想却从维新进而倾向革命。说起吴芝瑛,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国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秋瑾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她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
吴芝瑛与秋瑾的缘分,似乎冥冥之中就被上天安排好了。她们成就好友,是性格志向相投相近,是时代风云的召唤,也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使然。她们受相同抱负的爱国之心驱使,彼此互相欣赏,扶持。她们可歌可泣的一生,值得人们赞颂和怀念,欣赏和崇敬。她们虽是弱女子,却胜过七尺男儿。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吴芝瑛对秋瑾有过重要帮助和影响,也是深受秋瑾影响之人。吴芝瑛成就了后来的秋瑾,亦或者说,在秋瑾女士的革命生涯里,吴芝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辅助促进作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廉泉就职户部郎中,吴芝瑛随夫移居北京。居京期间,性格豪放爽直的吴芝瑛广泛结交旧京名流俊杰,思想逐渐倾向维新,曾发起组织“妇女谈话会”,倡导慈善爱国,怀有一颗无比热忱的拳拳爱国之心。因廉泉与同部任职的王子芳比邻而居,王子芳妻子秋瑾女士,性格豪爽慷慨,两个优秀的女子共同怀有爱国的抱负和伟大的理想,情趣相投,交往甚密,并结拜为盟姊妹。秋瑾正是在邻居吴芝瑛家才有机会看到一些进步书刊,得以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和局势。因王子芳比秋瑾小四岁,又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两人从志趣不投到夫妻反目,不幸的婚姻使秋瑾倍感孤独心伤。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秋瑾的思想渐趋开放求新,为寻求救国之路,她意欲弃家留学日本。吴芝瑛不仅给于秋瑾许多精神上的安慰,更给了她许多切实的帮助。秋瑾想到日本留学,却受到经济拮据的困扰和阻隔,她在吴芝瑛的慷慨资助下才得以如愿成行。临行之时,吴芝瑛赠言给秋瑾“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以此可见吴芝瑛对秋瑾妹妹的情深义重。
1900年庚子之变后,以赔款为国之累,她倡议女子进行“国民捐”,一时之间天下趋从,募集的捐款很多。她在旧京寓所门口将家中破箱子叠成桌子,用碎瓦为砚,以示山河破碎,挑起“国破家亡,随缘乐助”的条幅,在街头挥毫义卖对联,还自印《小万柳堂帖》出售,将所得尽数捐出以充赔款。吴芝瑛的重义轻利和深情也是有名的,她济危扶困,资助了许多进步人士和正义事业,芳誉远播。吴芝瑛曾经毅然献出自己珍贵的首饰用以资助秋瑾办《中国女报》,进一步表明了她的勇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切实有力的支持。
秋瑾于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15日在轩亭口不幸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2岁。秋瑾悲壮殉国,吴芝瑛闻讯,悲愤欲绝,因秋瑾生前有“埋骨西泠”的愿望,经再三辗转,吴芝瑛在丈夫廉泉的帮助下,与徐自华一起将秋瑾的遗体安葬在西泠桥畔。吴芝瑛当时重病缠身,却在义妹秋瑾遇害后,置生死于度外、与另一义妹徐淑华共同义葬秋瑾,做出救秋、祭秋、葬秋等一系列舍生忘死的壮举,其胆魄超于常人,她义薄云天的巾帼本色,以及吴、秋、徐姐妹之间的生死情意真是苍天可鉴。
芝瑛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不惧黑暗势力的威吓,勇敢地亲题墓碑,并先后撰悼念烈士诗十六首,有力地表现出她同情革命,见义勇为的精神。其诗作情真词切,悲壮遒劲。之后吴芝瑛还写出了《秋女士传》、《记秋女士遗事》等文章,介绍秋瑾事迹。吴芝瑛的义举触怒了清廷,故欲严惩之。而吴芝瑛慷慨凛然,坦然面对,不弯不折,后在中外舆论的双重压力下,清廷未敢贸然加害吴芝瑛,故此事才作罢。
吴芝瑛见清廷日渐腐败,力劝廉泉辞官,隐居于上海曹家渡“小万柳堂”。辛亥革命期间,夫妇两人慷慨资助起义军。1915年,袁世凯称帝,吴芝瑛不顾廉、袁两家的婚约(吴芝瑛小女砚华曾许配袁世凯之子袁克俊),毅然遗书责之,其中有“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之壮语,从中足见吴芝瑛之大义凛然。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吴芝瑛仍恪守约定,将小女嫁予袁世凯之子,表现出其公私分明的襟度。
吴芝瑛一生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她与革命志士秋瑾的情谊,其次为她的书法。她为秋瑾所书《鉴湖女侠秋君墓表》成为其书法中最知名的一件。民国时期宝文书局曾刊行《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是她的代表之作。此卷书法从《灵飞经》入手,堪称用笔精到,一丝不苟,正如学者庄严所评:“书法秀丽,若不食人间烟火。”
“剧怜革命成功日,立马吴山少一人。”吴芝瑛常以唱和、悄吟的方式怀念秋瑾,守护秋瑾,直到终老。1934年,吴芝瑛病逝于无锡故居。举殡期间,无锡各界人士市民无不伫立道旁默哀,吴氏灵柩之上覆盖国旗,与其夫廉泉衣冠合葬(廉泉墓在北京潭柘寺)。斯人已去,芳魂可敬,她那同似秋瑾的赤热的爱祖国、爱民族、爱同胞的革命情怀将永存天地间。
吴芝瑛一生无论对国对友,均忠心耿耿,赤胆忠心,虽是柔软女子,却刚直不阿,一身正气,纵使世间男子,几人能及其气概与高度?吴芝瑛是秋瑾的知音,是与秋瑾感情最深挚的密友。鉴湖女侠秋瑾得此挚友,亦是上天恩赐的良缘,在优质人品和精神追求的高度,她们是世间难觅的知音。吴芝瑛多次在病重期间,不忘秋瑾建墓之事,把秋瑾的安葬当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耗费无数精力心血和薪资,依然义无反顾,真是一个敢爱敢恨,心底无私之人。人生得此知己,足矣,夫复何幸?夫复何求?
【……吴女芬芳·精彩继续……】
作者:吴桂英
编辑:三千门客
书法:三千门客
【三千门客:[蓬莱书院]倡导者】
【图源网络,若侵权,速告删除!】
🇨🇳【名家简介】
吴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