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上)公孙丑章句上
![]()
第八章
【原文】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①。推恶恶之心②,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3.去之,若将浼焉④。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柳下惠5.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祸裸裎6.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⑦然与之借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注释】
①涂炭:比喻污秽不堪的地方。涂,污泥。炭,炭灰。②恶恶:前一个恶是厌恶。后一个恶是恶人。3.望望然:抛下不顾的样子。4.浼:污秽。⑤柳下惠:鲁国的大夫。本名展获,字禽,因他的食邑在柳下,谥号为惠,所以人们称他为柳下惠。在儒家著作中,多次将他与伯夷等贤人并列,誉为有德行的人。⑥袒裼(Xi):露臂。裸裎(cheng):露身。⑦由由:自得的样子。
![]()
【译文】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的为人处世嘛,不够格的君主不事奉,不够格的朋友不交往,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和恶人谈话。他觉得在恶人的朝延里做官,和恶人谈话,就好比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污泥和炭灰之中一样。把这种厌恶坏人的心思推广开去他和乡里平民在一起,如果那人的帽子没有戴正,他便会愤愤然离开,好像将会被玷污一样。因此,当各国的诸侯尽管用好言好语来聘请他去做官,他却不会见。他之所以不会见,这也是由于他认为国君不干不净,不屑于去俯就他们。”
“柳下惠却不同,他不以事奉恶滥的君主为羞辱,不以自己的官职卑微为低下;进身任职不隐瞒自己的才干,必定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上面任用也毫无怨言,处境极端困难而也不忧伤。他说:'你是你,我是我,纵然赤身裸体的站在我旁边,你又能怎样玷污我呢?'所以自然而得地与他人共处而不失常态。别人挽留他留下,他便留下。他之所以被挽留便留下,这是由于他认为贸然离去,并不是洁身自好的缘故。”
孟子说:“伯夷的心襟过于狭隘,柳下惠的态度又太不恭敬。狭隘和不恭敬,贤德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
郭社会又名郭克会,笔名森燚,山东省汶上县人,男,汉族,现居广州。只上过小学,自学法律专业,获山东大学毕业证书,干过律师。曾通过行政诉讼分别撤销过济宁市政府砍树有奖的文件,山东省政府收费不当的文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央视礼宾书特聘签约诗人,中国诗歌百年华语诗歌百位奠基人之一,世界圣火艺术妍究院理事,世界汉语文化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曾获2018年首届诗歌大赛一等奖,《当代百家经典》全国征稿大赛荣获十佳诗人第三名,世界华语文学精英争霸赛杰出诗人奖等大奖。作品分别在《中华诗词大辞典》等多部大型书籍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