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园樱花早醒来
文ll东炎

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后逐渐传入长江流域并不断扩大。逮至盛唐,从花苑廊庑,到民宅院舍,随处可见绚烂的樱花。当时万国来朝,樱花也随建筑、服饰、茶道等文化被日本朝拜者带回(参《樱大鉴》)。

今年或因情况特殊,申园樱花早醒,竟比往年提前,人说这是较早的一次。丸子在群里发的一张樱花照,引起好多人的关注。遗憾的是我不能亲临观赏。现各大公园的樱花,如大寒樱、河津樱、钟花樱、大渔樱等,恐怕也已陆续登场。樱花盛期较短,素有“七日樱花壮烈开”之说,但它绽放却让人着迷留连。“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今天看到丸子发的樱花照片,情不自禁,草成一诗以助兴。

樱花千载早驰名,万国来朝渡东瀛。
粉面溢情情脉脉,红颜寄意意浓浓。
嫣然暗笑三分怯,绰约含羞百媚生。
缀翠凝脂先杏李,携云带雨让梅英。
几多绽放珍留迹,观色闻香七日中。

东炎教授 简介(百度下载,有可能不全)
东炎,196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自愿支边。宁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全国古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宁夏语言学会理事,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宁夏教育科研所研究员等职。
主要研究语法学、训诂学、逻辑学。出版著作12部,《古代汉语专题讲座》、《古代汉语标准化试题库》、《形式逻辑教程》、《二十四史精华译注》等。其主编的几部教材在全国50多所高校使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谈训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文训达例说》、《玉与中华文化》、《蝉文化探微》、《训诂与语法述略》等十余篇曾获国家级学会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次应邀前往日本、台湾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