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廿八(2020年3月21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3月21日07:5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现存确诊6279例,累计确诊81416例,累计治愈71876例,死亡3261例。
二、习近平主席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金通电话,这是战"疫″以来,习近平第19次应约与外方领导人通电话。
三、最后战疫,武汉汉口火车站今曰全面消杀。摘下口罩开会,已有江苏、安徽、浙江、海南等有份多名领导带头摘下口罩开会。 宅家蜗居,连续三天的晴天,气温也升到了26度,人们脱去冬装,换上春装。春装一上身,人也精神,宅在家中,心情也感清爽。
这五十多天里,人的内心从开始的恐慌不安到泰然处之,经历了许多的过程,大多数宅家之人,都是通过电视、微信了解外面的情况。每日滾动的疫情通报,使人们了解了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武汉封城的必要性,隔离宅家的重要性。使人们了解到白衣战士与病魔斗争的牺牲精神,他们在与死神的博斗中,舍生救死,毫不畏惧。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保护人的生命为责任,千方百计,精准思策,打好湖北、武汉保卫战。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
党中央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在具体作法上,想人民之所急,之所忧,之所盼,把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二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和胜利之本。三是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在全民战"疫″中,无论是在前线奋战,还是宅家蜗居,都是在为抗疫做贡献。
春意正好,春分来了。春分时节,随着两架客机缓缓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四川省534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返回成都,这是第二批从湖北撤离的医疗队员。
太阳晴好,宅家舒畅。昨日春分,川西平原也是布谷声声催春种,农民们正在油菜田里进行追肥,绿色麦苗生长茁状,这里的农民防疫不误农时,正在进行辛苦的劳作。
新繁书画院高秋院长,给我发来了几幅他创作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画,我虽不懂画,亦被高秋院长的画所感动。
新繁书画院是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一个基层书画创作机构,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基层文化宣传阵地。
据我了解,新繁是一个具有二千八百年的历史古县(1965年划归新都县成为新繁镇),这里是人杰地灵之宝地,其文脉传承之久远,其书画底蕴之漫长。
现在我将新繁书画院作一介绍,也是今天宅家蜗居的愿望。该书画院注册成立于2014年,现有会员138人。书画院设立在久富盛名,风光秀丽的新繁东湖公园内的霁光堂。
多年来,书画院本着传承、创新,出成果出人才的办院理念,坚持立足基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信念,坚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标准。几年来,会员们辛勤创作,完成了书画摄影作品3000多件,出版书画专辑七集,举办各类画展五十余次。
会员中,有省以上的会员12人,市、区级会员24人。对于这样的一个基层书画院,却得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纪委、监察部、教育部教育网站和《四川日报》等媒体的高度赞扬。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报导和介绍新繁书画院所取得的成绩。
重视基地建设。书画院先后与四川首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签订了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基地协议,建立了书画院南街社区分院,建立了三个创作基地和一个文化交流中心,与清流镇联合建立书画创作基地,联合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书画院的工作有了新的天地。
新繁书画院被省、市评为"十佳社会组织"、"学习型团队″,书画院院长高秋被新都社区教育学院聘为"高秋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还有4名会员分别被评为全国、省、市、区的"百姓学习之星"。书画院还接待单位、团体.群众、学生30多万人次。到农村,现场书写春联十多万幅,送书画570多幅。
宅家蜗居还是有许多收获!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二月廿八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