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段历史已经遥远,但是那缠绵缱绻的爱情诗句却流传千古,一直被后人传颂沿用,那经典的语句穿越历史的云烟,依旧散发出温和悦目的光芒,读之令人心头柔软,并被一缕诗意的温情静静萦系。陌上花开,可缓归,美人归来君盼兮,妾多情来,君深意,一路芳菲香满衣……
一一一吴女芬芳·精品待续一一一
作者:吴桂英
编辑:三千门客
书法:三千门客
【三千门客:[蓬莱书院]倡导者】
【图源网络,若侵权,速告删除!】
🇨🇳【名家简介】
吴桂英:
女,笔名瑾,江西人,现定居在佛山。一九七一年出生,自由职业者,独立诗人。崇尚自由写作,秉持为民而鼓,喜欢写爱情诗。其诗作风格淡雅灵动,抒情感人,饱含着对爱情的真诚与至爱,主要作品有:《不小心记住你一生》《爱是一首美好的诗》《蓝色之恋》《爱》《等你》《吴女芬芳》《芦花》《祝福祖国》荣获(昌硕杯)一等奖……等
其他金额
🇨🇳《吴 女 芬 芳·1》
作者:吴桂英
前言:
生命有源头,姓氏有渊源,华夏五千年,故国几万里,姓氏是血脉的传承,是希望的繁衍,更是祖籍的根源。人有姓氏,血脉不会紊乱,宗亲才能凝聚。姓氏,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一个人知道自己姓氏的起始来源,知道它的历史与延展,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祖先的尊重,知道生命从何处来,生命就有了根基,就有了崇高的意义,就有了奋斗的信念。
(一)吴氏起源
当代百家姓中,按人口计算,吴姓排名第10位,全国总人口中占2.05%,约2600万人左右,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涉及炎帝、黄帝,还有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大致有4个起源。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第二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吴王太伯(又称泰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第三个起源,源自吴回,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第四个起源,出自姚姓。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魏晋至隋唐的700多年里,吴姓得到巨大发展。宋朝时,全国吴姓有约170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元明时期,吴姓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广东、台湾的吴姓人。2015年,吴姓在朝鲜位于前20大姓之列。吴姓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吴姓总人口在7000多万左右。
(二)吴氏开氏始祖:吴王太伯(又称泰伯)
距今3200多年前的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当时的周部落首领周太王古公亶父,在陕西岐山定居,他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周文王姬昌。周太王看出姬昌有帝王之相,但按照传统,只能将王位传给泰伯,昌绝对没有登上王位的可能。长子泰伯看在眼里,不但没有心生嫉恨之意,反而和二弟仲雍商量让出王位,于是二人就借为父王采药治病的名义离开了周部落。周太王逝世后,季历和儿子姬昌多次找到泰伯和仲雍,希望他们重新回部落继承王位,但兄弟二人为躲避季历父子,从陕西出发,相传由凤凰带路一路南下,来到一片荆蛮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无锡梅村镇。自此,泰伯和仲雍定居下来,开拓江南,建立勾吴国。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因三让天下美名传扬数千载,被孔子尊为"至德"。直到现在,后人都在争议泰伯到底是三让周部落的王位,还是三让两家天下,既让了周部落,又让了勾吴国,但无论哪三让,他的精神品质都流芳千古,受世代敬仰。吴氏宗族的三大堂号"至德堂"、"三让堂"、"延陵堂",前两大堂号就是为了纪念始祖泰伯。
著名教育家张其昀先生曾说过:"东南文化,不在苏杭,不在京镇,在无锡之梅里。"这里的东南文化,也称江南文化,也称吴文化。泰伯仲雍两兄弟就是吴文化的缔造者。吴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姓氏命名的文化也只有吴文化独一份。3200多年的世代传承中,吴文化堪称吴氏族人最珍贵和引以为豪的传家宝。每年4月10号,吴文化节,全世界吴氏宗亲都会来到无锡,如今国内外吴氏宗亲后裔大约500万人,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辉煌灿烂的吴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研究吴文化,弘扬吴文化,传承吴文化,更是吴氏后人的职责与使命。
(三)吴女芬芳
女人是上苍赐予人间的尤物,是世间的精灵,她们或国色天香,明眸皓齿;或香肌玉肤,清艳脱俗;或仪态万方,风姿绰约。女子的美,是世间无可比拟的景致,那水做的女儿,引来多少文人骚客赞美的篇章。作家冰心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女人,就会少了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自古女性是美的化身,也是温柔的代名词,她集坚强、美丽、智慧、大爱于一身,女性的阴柔之美与男性的阳刚之美互相映照,她们如鲜花点缀着吴姓历史的驿路,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朵,她们用柔软的身心释放出一缕缕特殊的芬芳,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了柔洁之美。中国5000年灿烂文化是男人与女人共同的创造,而不仅仅只属于男人。今天,让我们揭开历史漫卷的珠帘,去一一阅读在中国历史风云里那些可歌可泣的吴姓女子,以及她们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谱写的绚丽篇章,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巾帼英雄的世界,去品读她们的情感与人生,去解析她们的爱恨与情愁。
吴女芬芳之一 :吴国太
吴国太,为孙坚的次妻,系孙坚之正妻武烈皇后的亲妹妹,孙朗、孙仁(孙尚香)的母亲。吴国太年轻时候貌美如花,与姐姐武烈皇后风华绝代,二人形貌出众,如若并蒂之莲,出水芙蓉,面容娇美,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她们花颜一般的年华倾倒众人。她与姐姐共侍孙坚,两姐妹性格娴雅温和,情感融洽自然,多年来待孙权等兄妹如同己出,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姨娘。吴太夫人去世后,孙权遵奉母亲遗命,奉养吴国太如同亲生母亲,将其细致奉养,善待如亲,使得吴国太母仪天下,安然静心,颐养天年。
赤壁之战后,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周瑜设下美人计,欲以吴国太女儿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至东吴禽住,乘机监禁刘备以此威逼要挟其交换荆州。谁知刘备对此早有准备,他到达东吴后借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将与孙尚香结亲一事沸沸扬扬传遍全城,闹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吴国太得知后勃然大怒,前去和孙权理论,后来却在甘露寺相亲时,被刘备的弘毅宽厚感动,从而认可了刘备的德才兼备,终将孙刘婚事极力促成,使得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吴女芬芳之二 :宋高宗皇后吴氏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最高级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危险最惶恐的职业就是皇后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皇帝为了捍卫自己的至高地位,时刻警惕别人篡夺自己的皇位,因而需要万分警觉,时刻保持提防之心,心性脾气也是极不稳定的。皇帝的性情有时候也决定着皇后的幸福与否。而皇后不仅需要芳华绝代,有沉鱼落雁之美,更要母仪天下,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时刻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皇帝的情感善变,多情四处播撒,被皇帝宠幸的女子更是数不胜数,后宫佳丽三千人,谁不希望被皇帝恩宠,所以勾心度角之事时有发生。所以能够和皇帝牵手终老,行至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吴氏出生于1114年,宋王朝的不幸却间接造就了她本人的幸运。1128年,吴氏有幸被挑中进了皇宫,内心怀着少女的羞涩和内心的忐忑,她不知道自己以后面对的荣华富贵,是不是也包含着她憧憬的一份美好和幸福。当时的南宋朝廷所处的环境动荡不安,外有金国强兵压境的压力,内有兵痞、刁民时不时地捣乱,值此内忧外患之际,重情重义,温柔忠贞的吴氏为了保护丈夫,她将婀娜多姿的女儿之身收起,身披铠甲铁盔,腰挎宝刀,整天跟随赵构身边充当保镖,守护着自己辛劳的爱人。而赵构那个时候最缺的就是安全感和女子给予的万般恩爱与柔情,而这些,吴氏都做到了,对于能给自己安全感和柔情似水抚慰的吴氏,赵构深受感动,并且将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他非常感谢这个贤惠真性的女子在人生的特殊时期给自己精神上的支撑,心灵上的安慰。皇帝赵构一直对自己的结发妻子邢秉懿念念不忘,中宫(皇后)为邢秉懿虚位16年之久,足见这个男人的钟情与痴情。
因吴氏通情达理,心胸豁达,并不喜欢吃醋,她温婉贤惠,处处以宽容善良之心相待他人,对韦太后这个婆婆更是恭敬亲和,孝顺有加,亲自伺候其起居,恪尽一个儿媳的孝道,成为后宫佳丽的贤德典范。因此深深打动了韦太后,于是韦太后极力说服儿子赵构,赵构谨遵母命,于1143年正式册立吴氏为皇后,从此吴氏与自己深爱的男人更加恩爱幸福,两人相扶相携,从黑发到白发,走完了59年,跨越了一个金婚的长度,真的是羡煞众人(结婚五十周年称之为金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皇室婚姻史上的一个奇迹。1197年,在寡居10年之后,吴氏病死,去另一个世界陪伴她的赵构,终年83岁,谥号“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婚姻是一种无形的博弈,是一场特别的赌注,一个好女人嫁对了好男人,她的一生将是一种最安稳的幸福。
吴女芬芳之三:庄穆夫人吴氏
庄穆夫人吴氏,是吴越王钱镠的爱妻,钱镠是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生于晚唐,是杭州临安人,早年间以贩卖私盐为生。唐朝灭亡后,钱镠被后梁太祖朱温册封为吴越国王。钱镠是一位非常明智的君主,他一生妻妾成群,其中最受他宠爱的,莫过于发妻吴氏。吴夫人是杭州安国县(即临安)人氏,生于官宦之家,是出了名的贤淑之女。由于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加之相貌绝美、知书识礼,聪慧过人,所以吴氏很早便成为高门子弟竞相追逐的对象。钱镠在微贱之时,娶吴氏为发妻,所以格外珍惜这段婚姻,他两人情投意合,一直融洽愉悦。吴氏过门后,跟丈夫异常的恩爱,婚后共诞育13个儿子,真可谓超级“多产”,英雄母亲。吴氏孝敬公婆、教子有方,是个为人所称道的贤妻良母。钱镠生性严厉,动辄为一些小事便大动肝火,此时吴氏便会对他温言劝慰,如此好的女人真是人间至珍至宝,由此她让钱镠既爱且敬。钱镠后来又陆续娶了很多妾室,吴氏将她们视作姐妹,对于非亲生孩子,她也是视若己出,体现出难得的高风亮节。吴氏在夫君心底地位极高,无人取代,被钱镠偏爱一生。
吴夫人虽然久居宫里,享尽荣华富贵,却是个重乡情,念亲恩,念故里的女子,每年寒食节期间,有必归临安探亲的习惯,并且常常会小住一段时间才归来。吴越王甚为思念爱妻,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一年春天夫人回归故里,久久未归,眼看春色已深,陌上花已绽放吐蕊,吴越王独自赏花却忽然有一份深深的孤独感,再美的花没有至爱的人陪同欣赏,那花色也瞬间黯然了几分。于是吴越王提笔写信给夫人说:“陌上花开,可缓归。”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夫人可以慢慢归来了吗?并将此信命邮差快马加鞭送至临安夫人身旁。七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吴夫人看到书信后,心中既感动又甜蜜,于是马上收拾行装返回杭州。此事迅速传播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有人在赞叹感动的同时,将它编成歌曲传唱。
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文学巨匠层出不穷,在这个奔涌的历史长河里,曾涌现过大量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情诗或情书,其中,吴越国王钱镠写给爱妻吴氏的七字情书,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它删繁就简,只留7字,却字字千金,扣人心弦,过目难忘,表现了一个丈夫对妻子深沉内敛的爱意。
吴氏在与丈夫相敬如宾,卿卿我我,恩爱痴情相守数十年,最终于后梁贞明五年(919年)十一月薨逝,终年62岁。因为她去世后的谥号为“庄穆”,所以世间称呼她为“庄穆夫人”。在世间孤独度过13年之后,钱镠也去世,临终前他下令一定要跟吴夫人合葬,于是两个有情人生时同寝,死后同穴,两个人厮守一生,仿佛仍旧没有爱够,仍期盼着来生一弯勾月悬挂的雕栏前,出现那个至爱熟悉的身影……
虽然一段历史已经遥远,但是那缠绵缱绻的爱情诗句却流传千古,一直被后人传颂沿用,那经典的语句穿越历史的云烟,依旧散发出温和悦目的光芒,读之令人心头柔软,并被一缕诗意的温情静静萦系。陌上花开,可缓归,美人归来君盼兮,妾多情来,君深意,一路芳菲香满衣……
一一一吴女芬芳·精品待续一一一
作者:吴桂英
编辑:三千门客
书法:三千门客
【三千门客:[蓬莱书院]倡导者】
【图源网络,若侵权,速告删除!】

















🇨🇳【名家简介】
吴桂英:
女,笔名瑾,江西人,现定居在佛山。一九七一年出生,自由职业者,独立诗人。崇尚自由写作,秉持为民而鼓,喜欢写爱情诗。其诗作风格淡雅灵动,抒情感人,饱含着对爱情的真诚与至爱,主要作品有:《不小心记住你一生》《爱是一首美好的诗》《蓝色之恋》《爱》《等你》《吴女芬芳》《芦花》《祝福祖国》荣获(昌硕杯)一等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