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合,女,1947年出生,河北省冀州人,高中学历,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退休。衡水老年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研究会会员。作品曾在衡水电视报、衡水晚报、衡水日报、炎黄诗学、中华诗词微刊、月刊、导刊发表。
我是共产党员
文/刘文合
春节前,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肆虐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
党中央根据专家的建议立即封城,全国驰援。
我院党支部发出号召,紧急动员。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没有犹豫,立即请战。
从批准的那一刻到出发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
我首先安慰父母,吻别幼子。最后把妻子叫到一边,拜托她撑起小家保护伞。
随后收拾行囊,和战友逆行向前。
在高铁上总感到火车开得是那样那样的慢,恨不能一步到达火线。
到达医院后才发现,现实比想象的更加艰难。防护用品严重不足,并且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战士不怕流血流汗,就怕手里没有武器。
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上班前尽量少喝水、吃饭。在工作中减少排便,要知道一套防护服可是400元。尽管这样,还要穿上纸尿裤,减少脱穿,省下一个四百元。
我们是在脱水的状态下运转,里外三层的防护服闷得汗水浸透了衣衫。
干渴的嘴唇起了血泡,呼出的气体遮住了双眼。
双层的胶手套,输液点很难准确判断。我拿出最精湛的技术,把双眼瞪圆,一针见血尽欢颜。
后来随着医护人员的增加,可以轮休歇班。但是新来的人员对医疗器械并不熟练,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毁于一旦。我是一名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十二年的老兵,有丰富的经验,于是我主动当起了教练。手把手的教他们,哪怕牺牲一天的休息时间。
有一次我刚脱下防护服准备休班,这时听到领导的召唤。现在有个岗位告急,谁能来顶班。我二话没说,马上回答我来干。
我不是铁人,只知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到哪里去这是我的誓言。于是我马上穿好防护服,开始工作下一班。虽然精疲力尽、身淌虚汗、眼冒金星、两腿发软,但是我有一个信念,绝不能倒下,病房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必须守护好我的病患。
一天又一天,日夜轮换,转眼过去了四十八天。最后一批病号转出,圆满完成任务,要回温馨的家园。
当时我的心情是五味杂陈,喜忧参半。喜的是在近五十天的“患者以生命相托,你是否托得住”的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忧的是还有好多病人,没有痊愈出院,不少战友还奋斗在一线。
武大的樱花正艳,花枝招展。期盼早灭瘟烟,病人痊愈,共享美好灿烂的春天。祝福你,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