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乡愁诗四首】
作者:周艾西
主审:珊珊
《推磨》
屋檐滑落的雨
淋漓我无眠的心
深冬潇瑟的风
吹落我一夜怀旧的尘
此时我的思绪愰惚
愰惚成一根童年推磨的磨棍
与缠着小脚的老娘
沿着一盘石磨转圈
用十二三岁稚嫩的小脚
跟在娘身后
一步一个盹的跋涉
丈量着那段岁月的艰辛
那时还处于大集体时代
磨糊烙饼都得睡半夜起五更
因为早上还得上工苦工分
常常是满天星星
就被娘连拽带哄的叫醒
磨好一盆半糊糊
大约要一个时辰
当把磨棍靠到墙边
瞬间便会觉着
天旋地转的眩晕
过了一小会才会缓解平静
接着便是娘在灶房放下鏊子
点火烙饼
层层热气便会在她染霜的
头顶飘渺,升腾
这时我往往会绻缩在
一旁的草窝里
观看娘熟练的烙饼动作
娘也会拎一张热饼
犒劳我推磨的辛勤
一场雨冲洗不尽遥远的记忆
虽然我的娘亲三十多年前
已追寻父亲去了天庭
那磨盘那磨棍
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但刻骨的往事
不经意间就会在心的拐角处
一次次的碰撞,相逢
《腊月初一的夜里》
腊月初一的夜里
我梦见了春风
拂动一袭长裙姗姗而来
吹绿了原野的草
吹绿了家乡的祟山俊岭
吹绿了一树树绿叶
吹得赤澄黄绿青蓝紫
五粉缤纷
我梦见丝丝缕缕的春风
穿过门窗的缝隙
吹暖了我的书屋
激活书架上平平仄仄的诗韵
舞蹈着踩响三千年的诗经
散发着久远优雅的声音
那暖暖的风又吹开了
我家前屋后的梨花白桃花红
处处荡漾着春的气息
芬芳馥郁,醉人香醇
春风吹暖了我香沉沉的梦
只觉暖暖的梦里呀
到处男欢女唱,萤歌燕舞
天高云淡的日子
孙子孙女在村西的麦田里
放飞系着响铃的风筝
《 拆迁
几台推土机奔忙在村里
刨去村子里零乱的树
又填平废弃枯井的泥
搬走老村所有的障碍物
这里即将变成工业园区
许多企业要落户到这里
拆掉老屋,拆掉围墙
拆掉的青砖灰瓦散落一地
拆掉村头的祠堂
拆掉祖祖辈辈人
对于贫穷的一声声叹息
拆掉本该早就拆掉
又不能拆掉的一切
唯独拆不掉的是
村民对童年的记忆
对过往岁月苦乐人生
仅存的那么一点珍惜
拆不掉远去爹娘们的
音容笑貌刻在骨子里
拆不掉黑土掩埋的先人
对当今农村的富有,崛起
睁大眼睛的迷惑和好奇
隔壁新建社区的塔吊

《家像一朵流动的云》
举家在外打工
搬家是件麻烦又正常的事
异乡飘泊十八个春秋
搬了起码十二次家
从甪直搬到吴江
又从吴江搬到了吴中
最终在灵岩山旁安营扎寨
家,像是一朵流动的云
不停的在一辆
二手面包车上流动
在来回搬家的途中
队伍也不断壮大
首先有了媳妇
接着大孙女二孙女孙子
陆续诞生
搬家,路上浩浩荡荡
无论在外打拼多少年
无论家搬来搬去
搬到什么地方
我和老伴的心里始终
装着故乡的村舍山泉
牵挂着家乡的梯田,牛羊
故乡在儿子媳妇心里
不断淡化,模糊
对他们来说哪里好挣钱
哪里就是故乡
哪里舒适安逸
哪里就是故乡
孙子们仅从爷爷奶奶的口中
朦朦胧胧听说过故乡
但不知何处是故乡
在外久了我和老伴真担心
怕孩子们将来一不小心
弄丢了故乡
2019年12月25日于苏州

作者简介:
周艾西原名周爱希,男,1963年出生于苏北东海县。青年从军驰骋海疆,85解甲归里,先后在乡镇县市断续从事文字工作多年。2003年赴江南水乡,姑苏城外打拼至今,现为苏州一家物业公司经理。自幼受家父周庆栋字木东先生(早年学者)影响喜文爱诗,在部队时又幸拜诗人,曲艺作家塘萍先生为师,深得教诲。先后在《宁波文艺》《东钱湖文艺》《东海日报》《东海工运》报,《连云港日报》连云港《苍梧晚报》《江南时报》《诗天子诗刊》《湖北诗刊》《中国好诗》杂志,《暮雪诗刊》《中国荒原诗刊》《黄河风文苑》杂志,《现代诗美学》杂志,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同时有近百首诗入选各种诗选诗集,诗年鉴和20多家文学网络平台发表近千首诗歌作品,出版诗集《爱的花瓣》。系宁波市鄞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好诗》杂志社签约诗人,《北京生命之光文学传媒》特邀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