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廿六(2020年3月19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3月19日07:3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现存确诊8160例,累计确诊81202例,累计治愈69800例,死亡3242例。
二、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向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三、人民网发表评论员文章:中国抗疫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名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宅家蜗居,昨晚,新都区清流镇同义村村委会主任尹显给我发来几张该村党员干部正在建设600多亩荷花基地的照片,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把我的思绪回放到了前两三年。同义村的荷花基地,是该村一个叫荷韵合作社开发的一个多种经营项目。几百亩“龙王泉”水灌溉的荷塘(此处龙王泉泉水终年不断),将来自太空的荷花滋润,形成了荷花大,色鲜艳,莲籽香的一个旅游观光的基地。每当荷花盛开,来此观赏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赏荷花、钓泉水虾(鱼)、品乡村宴,这里真是"百亩荷塘迎游客,花香诗韵有馀田。″
几年前,我为"龙王泉″而去,是为了将"龙王泉的传说″记录下来,去年我到荷韵合作社,是为了宣传这600亩太空荷花而来。这里的农村富有传奇,更有新韵。
我不由地将我整理编写的"龙王泉″的传说介绍给大家,也算是今曰宅家蜗居的一种安抚。神秘的龙王泉 六十年代中期,我就听说过新繁县的利济公社(现新都区清流镇)有处“龙王泉”。听老—辈的讲,这龙王泉有许多传说。我正在撰写《新繁传奇故事》,我抱着好奇之心,到了清流镇同义村(原新繁县管辖),听一听当地人给我讲故事。
此地有一潭清泉,当地的人称为龙王泉。这泉水是夏凉冬暖,不枯不竭。这大大小小的泉眼,一咕咚的冒着清澈的泉水,顺小溪浇灌着村里的庄稼,养育着这一方村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吃着泉水浇灌的大米、果蔬,喝着甘甜的泉水。他们祖祖辈辈靠着这潺潺泉水,生休、生活、繁衍、生存。这泉水不知流淌了好多年?有人说几千年,有人说万万年。这泉水也悄悄告诉人们:“我也不知流淌了好多年了”。(一) 听当地的老人讲,三十多年前(大约是1982年左右)的一个夏天,老天爷两三天都没有下雨,大地被炙烤得冒起青烟,天气格外的闷热。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龙王泉旁的竹林盘边乘凉。大约是下午四点过,天空顿时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云从东边飘来,天空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哗哗落下。几位老人就躲在龙王泉旁的一间茅草屋躲雨。雨下得太大,原本清澈的龙王泉,泉水倾刻变得浑浊,泉水开始不停地翻滾。在雨帘中,几位老人看到,泉水里冒出了一个头上长有牛角,身上长有鱼鳞甲,尾部细长的怪物在泉凼中使劲翻滾。一位大爷忙说:“不好了,锁在泉水中的青龙要出来了,要出来遭踏庄稼,要危害畜牲了。”这几位老人异口同声:“龙王泉的青龙显灵了,是要渡劫升天回东海去了。”这几个老人目睹了青龙显灵的整个过程。
这天下午的大雨一直下到天黑,雷声轰鸣而电光闪闪,劈天盖地的炸雷接二连三的劈了下来,泉中掀起几米高的水柱,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龙抱柱。”人们被眼前的场景吓呆了。当雨逐渐停了,这“龙抱柱”不见了。泉水凼恢复了平静,刚才看见的青龙不见了踪影。这深藏在泉水里的龙,是渡劫随雨飞走了?还是沉入泉水中了?就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第二天,天又下起了大雨,龙王泉的青龙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农民听到昨天龙王泉的龙显灵这等奇怪之事,都打着雨伞,戴着斗逢,冒着大雨来看这龙王泉显灵的龙。龙王泉里的龙显灵之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周边地区。
接连好几天,成千上万的人从附近的彭县、郫县、广汉等地来朝拜,他们在龙王泉边挂上红绸,点上香腊,供上刀头、水果,向着东方祭拜。龙王泉周围的树木被挤倒(大的麻柳树有小桶粗),周边的田里的水稻、菜蔬被踩坏,前往的人牵线的到龙王泉围观。一时间人声鼎沸,传言四起,把龙王泉青龙显灵说得有鼻有眼,活灵活现。随大流看热闹的人川流不息,把龙王泉炒得神乎其神。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在农村刚刚兴起,这种鬼神灵异之说无疑是封建迷信,妖言惑众当以破除。这等封建迷信流言蜚语立当禁止,绝不让这些谣传抬头。当地的政府,公安机关以老百姓宣扬封建迷信为由,开始在通往龙王泉的路口设岗,阻止群众前往。龙王泉青龙显灵的消息也逐步封锁。但还是有不少群众悄悄进入。此事先后持续了半个多月,同义村(原利济乡一大队)才逐步恢复了平静。 此事风头一过 , 但信奉此事的当地农民,搬来砖石,在龙王泉边修了一个小的龙王庙,供上瓷器观音菩萨,摆上香炉,每天早上都有人虔诚的在此烧香祭拜,直到现在 (二) 最近我又去了一趟龙王泉,龙王泉边居住的八十七岁的杨婆婆等对我说:“小时候,我们的爷爷、奶奶就经常讲:这个龙王泉里锁有一条青龙,在附近的黄龙泉锁有一条黄龙,这两条龙是四海龙王的孙子,它们在海边为非作歹,经常施法,该下雨不下雨,造成天旱,有时不该下雨却大量下雨,造成洪灾。老百姓们常到龙王庙烧香,通冥状告小青龙、小黄龙。老龙王此时也动了怒,将两条不争气的龙孙流放到灌县的青城山。流放途中,青龙和黄龙哀求不到山中受苦,願到平坝地区造福乡梓以谢罪,归心伏法以安顺。老龙王动了怜悯之心,就在川西坝子寻找锁龙之地。老龙王在川西坝子一来二去寻到了这个有丰富水源的地方,这里的泉水清澈,常年不竭,适合青龙、黄龙在此流放。老龙王这两处的大泉凼里锁住了青龙,黄龙,放心地回到东海。居住在此地的百姓便将两处的泉水凼取名为青龙泉和黄龙泉。若干年以后,黄龙泉的黄龙挣脱了枷锁,趁大风大劫渡劫到了广都(现双流)的黄龙溪。人们认为青龙泉的青龙还归心服法,又没有扰乱当地民众,把小青龙称为龙王,改称青龙泉为龙王泉至今。” 还有一位八十八岁的张婆婆说道:“听老一辈的人讲,这条龙在癸亥年叠溪涨大水那年(叠溪大地震是指1933年8月25日发生的大地震,震中心的一个县城,都沉入叠溪海子之中,因地震发生在癸亥年,老百姓称为癸亥年涨大水)。这次的涨大水,整个新繁县都进了水,低洼的地方淹来毛根尖尖都看不到。
在涨水的头两天,整个龙王泉的水浑浊,泉水打着漩涡,有人就看见泉水中伸出一个大脑壳,脑袋上的两只大眼睛发出绿幽幽的光。它的长尾巴桡动着泉水,泉水发出奇怪的声音。隔两天我们这里就遭大水淹了。”
(三)据说,在清朝的咸丰年间,一场大旱,使龙王泉的龙抬过头。这一天是大晴天,烈日当空万里无云,附近的人们看见了龙王泉的水面上躺着一条长长的龙。龙身上闪闪发光的鱗甲都看得十分清楚,它很舒服地享受着阳光。这条龙从龙王泉里自由自在的飘浮在水面上,时而抬起头来,时而摆动长长的尾巴、在泉水中游曵。由于大旱无雨,龙王泉的水位有所下降,这泉水的热度比过去显得高些,泉水上面热气腾腾,可能是水温高,这青龙只好浮出水面散热解闷,它十分安静地躺在这泉水中,没有飞腾出水危害人类和庄稼。它显得十分温顺,也不想摆脱这囚禁之地,它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村庄、树木,适应了这冬暖夏凉的这一函泉水,适应了与这里的人友好相处的环境。 不知是谁从泉边经过,发出了惊叫声,这声音惊动了躺在泉水中休息的青龙,它很快地沉入泉水中。晚上这里下了场大雨,缓解了旱情。从此以后,这里好多年都不见青龙的身影,只有这一凼泉水在无声无息的流淌。
(四 世界上有没有龙,这是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今日微信之广泛,也对龙的发现有报导。2007年,我们成都的武候候区清江花园的监控就意外监控到从天而降的“飞龙”影像。当时当地的电视台还报导了此事,气象专家和科学家均说:“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龙是中国人心中的图騰,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龙王泉所传说的龙的故事,也可作为民间传奇以听之。在龙王泉不远处,过去还有一个很大的的寺庙,这个寺庙叫圆通寺。据说寺院的大殿的四根立柱上各有一条龙,四条龙缠绕在木柱之上,殿内供奉的观音菩萨,当年许愿还愿,烧香拜佛的人还很多。烧香拜佛之人离开这寺院时,都要到龙王泉去祭拜这龙神,然后再舀一瓶龙王泉的水回去煮饭戓者烧水喝。当时就有说法:“来时一瓶油,走时一瓶水,用油敬菩萨,用水养自己。”解放了,这个圆通寺改成了学校。我在这里龙王泉边看到了五六位年龄都在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个个都显得年轻。据说这个社有十多个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在今年村上的重阳节敬老活动中,这个组参加的老人是最多的。还不要说,这龙王泉的水是最养人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对我说:“用这泉水烧水,水壶都不起水垢,我们都不用自来水。”
我国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对龙有着详实的刻化和描写。我借《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龙的语句来结束这段神秘的传奇:“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侧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縱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盖世之英雄。” 龙王泉你太神秘了。这里所发生的事,还有待解密的一天。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二月廿六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