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明池(网名必有邻),河北省枣强县人。1947年2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工作单位枣强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已退休。现任枣强县楹联诗词学会副会长、《桑榆文苑》编委,是河北省诗词学会、衡水市诗词学会会员。 2016年参加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赛,《老支书》获律诗三等奖。2019年参加《老年日报》“喜迎七十载,深情颂祖国”诗词大赛《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感赋》获佳作奖。
俏丽的早春 灵动的韵律
——田晓林老师《早春》赏析
文/王明池
一首好诗就像一幅名画,百看不厌;也像一杯美酒,越品越有味。读了燕赵水滴诗社社长、诗词中国诗友会河北站站长田晓林老师的近作七绝《早春》,就像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田老师的诗是这样写的,“日暖冰融鸢燕高,霞红醉染俏眉梢。东风最怕春偷懒,跃上枝头敲柳梢。”
起句看似平常,实则却是一幅壮美的写意画,从天
上(日暖)写到地下(冰融),又回到天上(鸢燕高),视线由远到近,又由近及远,一笔勾勒出了早春原野的美景。
承句用红霞醉染把春天的暖意进一步拓展,并且用借代(俏眉梢代笑脸)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回大地后人们喜悦的心情
把全诗推向高潮的转句采用拟人手法,给东风赋于人的感情,埋怨春天来的太晚了,因此很自然地引出结句“跃上枝头敲柳苞”。这一句增加了诗的灵动感,使读者精神为之一振。善画龙者重点睛,这一句正是点晴之笔,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
田老师的这首诗意境优美空灵,结句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所谓词有尽而意无穷也。
还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写景的诗差不多最后都和抗疫联系起来。“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对的,我们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总要借景抒情,但景和情必须融合在一起,不能外加一勺。田老师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提抗疫二字,但作者急切盼望春回大地,以致于跃上枝头敲柳苞,这不就是盼望着抗疫全面胜利的到来吗?能让读者自己想到这一层意思比直接用文字告诉读者强多了。这就是艺朮,这就是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