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藏 印 象
文/于学军
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铁骑,圣洁的雪山,热情的人民。自从踏上西藏神奇美丽的土地,我便开始了对祖国西部这块神秘热土的无边思念和遐想。
法国著名女探险家、藏学家大卫.妮尔在1923年化装穿越西藏腹地时曾预言:“毫无疑问,将来准会有一天,横穿亚洲的快车将把坐在非常舒适的豪华火车车厢里的旅客运往那里”。我进藏虽没有乘坐火车,但我参观了拉萨火车站,目睹了她的雄伟壮观,解读了世界屋脊上的高寒,奋战在人类禁区的勇士们,是怎样向党和祖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白雪皑皑的山峰,神奇壮丽的冰川,黑鹰盘旋的天葬台,蓝天下飘荡的经幡,磕着长头的信徒,雄伟的布达拉宫,还有永不停止的经轮常转……西藏,因为距离而遥远,因为遥远而神奇,她是无数人向往的圣地,真叫人流连忘返。

登上了世界屋脊西藏,便有了举手触天的感觉。大自然以其大手笔、大气魄,独具匠心地造化出以“大”为特征的山川风貌,构成了壮美奇绝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神奇的传说,颇具异域风情的民俗,博大精深的宗教以及独特的文化,共同彰显了西藏的神秘与博大。雄居祖国西部的西藏,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西藏的苍茫与雄浑对我来说也许会显得单调乏味,也许会令我手足无措,多变的气候,氧气的稀薄,但她体现的却是一种磅礴的气质和野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挑战和皈依。我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感悟人文的博大,感悟大地的厚重,感悟时代的沧桑,感悟生命的脉动。

映入眼帘的那一座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它们在白云之下独自向天 耸立着,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有些更高的已经伸出了云层,那孤傲的神态在阳光下一展无遗。看着它们在眼前如此的真实,仿佛伸手即可触到。而由于地貌效应,在西藏著名的唐古拉山山顶上还常出现旗云现象,一片片白云犹如旗帜一般挂在峰顶,时而像汹涌的海浪,时而像袅袅的炊烟,刚刚还似奔腾的骏马,转眼间又仿佛女神的面纱。这一切都给西藏增添了奇特的风光和神秘的色彩。
西藏在我的心灵深处。你可以展开生动的想象——那是一场怎样的盛宴!在羊卓雍湖圣湖边可遭遇前世的情人;迷失在乌湖的来古村,卸下世俗的枷锁,做一回纯粹的自然人;穿行在大大小小的寺庙,在僧尼平静的目光里,寻找红尘的印记;仰望布达拉宫,看阳光一点点涂抹巍峨的建筑群。或者,你什麽也不做,坐在大昭寺的石阶上,看着一个个风尘仆仆的信徒虔诚地磕着长头。你会发现,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都有一双无比纯洁的眼睛。

在西藏,我见到了梦中的雪山,登上了圣洁的布达拉宫,遇上了浩荡的毛牛群,展望了无垠的草原。这次进藏,无论是在拉萨城里,还是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都给了我焕然一新的感觉,开阔了我的心胸。当我站在无边的草原上,当我站在岗巴拉山顶一览众山小时,心中情不自禁地生出了万丈豪情。只有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才可能有今天美丽的西藏,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可能有今天美丽的西藏。党和国家对西藏的恩情,象唐古拉山,象冈巴拉山,象珠穆朗玛,欲与天公试比高。

本期责任编辑 北极星 诗茵若雨

于学军,天津市人,现退休赋闲,无案牍之烦,喜拙笔圈点,偶有鄙作见诸报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