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雪在消融
文/朱柳香
2020年初春时节,北方多雪,这已经是第三场大雪了。
窗外,处处是厚厚的白雪。停车场上的车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身份,一个个像大小有别的白馒头;树枝像小孩伸出的胳膊,一夜之间长胖长白了许多。风大降温,零下五六度,十分的寒冷。宅在家中十多天,一些生活物品需要补充。这不,手机刚收到通知,准备去取快递。
穿好羽绒服,戴好口罩和手套,下楼去。打开过道大门,一股劲风迎面吹来。“好冷!”我打了一个激灵,紧了紧风雪帽。
路上,雪的边缘结着坚冰,踩上去硬硬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小心谨慎地行走,担心自己会摔跤,拐弯背阴处,看见一位个子不高,穿黑色羽绒服,戴着老头帽和口罩的师傅正提着一个篮子,往地上抛洒着什么东西。走近到一米远处,我停下,看清楚了是王师傅。王师傅,50多岁,河北人,来京打工好几年了,一直在我们小区当清洁工,工作认真任劳任怨,负责小区所有的拉圾清理、拉圾箱消毒及路面清扫,春节期间主动留下来,坚守岗位。王师傅正在撒盐除冰。只见他一只手戴着纱手套提着篮子,一只手没戴手套,抓着盐粒,散向路面,那只手冻得通红。
“王师傅好!您为什么不戴上手套呢?”我问
“嘿,戴上手套,手指就不灵活,盐就撒得不匀称,路面就会留有残冰,有残冰就有可能滑倒人。这个时候可不能让人摔坏去医院啊!”
“王师傅,谢谢您想的周到,辛苦了!”我说。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王师傅回答道。
我侧身通过。
现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西门、北门暂时关闭,只有东门出入车辆和行人
在东门,拿出门禁刷卡开门。门外马路沿上搭建一座简单帆布棚子,上面挂着“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全民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横幅。棚内并排放着两张办公桌,小区的李大姐和二个社区志愿者正在登记出入情况,发放出入证。另外,一些买菜不方便的老人,他们提供帮助,帮忙买菜买面送货上门。李大姐我很熟,退休有几年了,是小区武术队队长,五官漂亮,身材苗条,太极拳打的好,广场舞也跳得好,为人热情,带领大家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身体。
“李姐好!”
“您好,出去啊?”
“取快递。”我用手指了指马路另一侧。
“好,登记一下。”我以为这么近,全程都能看得见,不需要登记。但李姐却不怕麻烦,一丝不苟地登记。虽然进出的人不多,但是李姐她们一点也不松懈,尤其是哪些进入小区的车和人,一一问讯:“最近有没有出差武汉,去了哪里?等等……”晚上还要上门核实。真冷,我站一会儿就觉手指疼痛。看着口罩遮盖着只露出疲惫眼睛和因为天冷而穿得雍肿的李姐,忍不住说:“谢谢!辛苦了。”
“不谢,我还好,我家老张更辛苦一些。”李姐说。
站着给行人和驾驶员测体温的年轻保安员说:“张叔是一位警察,党员,每天上路设卡值夜班。”可以想象,真的很辛苦。
我走向快递车。快递小哥已经把邮件分放在路上,一个一个在消毒。我们知道,快递小哥真是不容易,他们热爱这份工作,自己挣了生计,又帮助了别人。他们平时风雨无阻送快递,不怕苦不叫累,偶尔慢了摔了还遭少数人抱怨。我取邮包时,快递小哥嘱咐说:“进门前把外包装扔到垃圾桶里。”我忙点点头。
回家后,我立刻装了两个暖手袋给李姐她们送去,并要求加入志愿者。
李姐笑着说:“就您那瘦弱身体,抗得住吗?”
我坚定地说:“抗得住。”
李姐想了一下说:“好吧!您作为后勤人员,明天八点准时上岗。”
“是!”我高兴地答应着。
回去的路上,想起《战疫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柒者数万……
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万民齐心……
心里充满温暖。
俗话说:春雪如跑马。眨眼功夫,春雪就会化为春水,滋润大地;春风就会呼啦啦吹开千树万花,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就来了。
作者简介:
朱柳香 安徽巢湖人 现居北京 巢湖作协会员 热爱文学 有诗歌散文小小说发报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