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海外齐鲁儿女的“战疫”之爱
-----山东籍海外华人籍留学生捐助纪实
晨 曦

2020庚子伊始,病毒肆虐,一时间告急文书占据海外各大媒体头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旅居海外的齐鲁儿女的心飞向山东和祖国大地。加拿大齐鲁华人华商总会、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山东商会、尼日利亚、莫斯科、韩国山东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意大利、巴西、新西兰、巴基斯坦、南部非洲齐鲁同乡总会、山东大学海外校友会等海外社团及留学生组织积极行动,喊出了“同胞有难,我来支援”的口号。旅居海外的齐鲁儿女用行动,诠释了千年传承的孔孟文化抚育的耿直善良和爱国爱乡情怀,让这个因病毒而恐慌的冬天变得无比温暖,一份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一份守望相助的同胞大爱,在齐鲁大地盛开。

当“战疫”的号角吹响,省会济南与温哥华牵手
3月5日上午,齐鲁文化促进会加拿大联络处姜宗民教授打来电话,经他联系我与加拿大齐鲁华人华商总会会长郑燕女士、荣誉会长郑永和先生进行了电话连线,开始了对海外齐鲁游子支援家乡抗疫的采访,并通过他与其他国家社团负责人进行沟通,开始了我记录海外华人援助抗疫的故事。
1月29日晚,灯火通明的温哥华加拿大齐鲁华人华商总会会议室。会长、济南市侨商会副会长、济南市政协海外顾问郑燕女士正和大家商定除夕夜第五届“齐鲁情系温哥华春节晚会”,演出的事宜。手机上一条来自家乡济南抗击疫情的报道映入她的眼帘,突如其来的疫情信息让这位从济南走出的女企业家,心中萌发出一个新的想法,家乡有难,作为海外游子绝不能袖手旁观。在第一时间征得大家同意后,立即通知承办方,取消晚会,缴纳晚会违约金,将会议内容改为支援抗疫专题会,并形成在加会员筹备防疫紧缺物质的决议。时间不等人,郑燕连夜动员齐鲁华人华商总会会员,为防控疫情捐款捐物。动员令发出后,商会会员分头行动,在温哥华各地抢购抗击疫情急需的消毒液、防护服、口罩、手套等物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将物品运往国内,运到济南,助力省、市抗击疫情的战斗。荣誉会长徐洪、刘朝方分别捐出30万、46万人民币和1万2千元加币、荣誉会长郑永和捐出10万人民币、杨同灿、孙怡荣价值人民币75000元防护服。郑永和更是安排儿子,中国华商联合会理事,济南市人大代表郑翰霖调动一切资源筹集所需物质。从动员令发出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100多人参加捐款。31日晚6点,忙碌了一天的会长郑燕返回家中,因为疫情状况,运输成了大问题,她联系多家物流公司均答复目前没有运力,需要等几天以后才能安排运输。焦急的她顾不上休息,立即与济南市侨办取得联系,协调商会捐赠600吨消毒液运送到山东济南的相关事宜。在山东省防疫领导小组协调下,由济南市应急办派车前往货源地浙江绍兴。2月2日晚9点、一身疲惫的司机贾玉江驾驶着大货车安全抵达山东济南龙奥大厦,完成了一次横跨五千里的长途货运,他从浙江绍兴为济南抗击肺炎疫情带来了急需的、由加拿大华商总会徐洪女士捐助的价值30万元的600吨消毒液,这也成为目前海外侨胞捐赠消毒液单品最大一批。当得到烟台海阳中医院防护物质告急的信息后,商会2月14日,将筹集道德500套防护服、640个口罩、2500个手套和200个防护眼罩运抵海阳。
截止到2月20日。仅加拿大齐鲁华人华商总会为武汉,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淄博等地市捐款人民币866.300元,加币37.000元的物质。分十批捐赠医用N95口罩160000万支、韩国CF94口罩14500支、防护服4000套、医用手套和护目镜5000套、净化器40台、人体测温仪20台、额温仪180台、医用防护鞋套115000个,与加拿大华人社团联系会统一采购为武汉提供蔬菜瓜果6车。目前、捐款捐物行动仍在进行中。与此同时,济南市侨商会执行会长,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施乾平,第一时间代表驻济侨商积极发声,应对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防控战,组织捐款100万元,与口罩生产企业建立了沟通渠道,为山东、济南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击战物资短缺问题起到了关建作用。2月1日上午,俄罗斯华侨王梓印自费购置价值10.5万元的医用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运回国内送达济南市中心医院。而向他们一样在疫情面前伸出援手的海外齐鲁儿女数不胜数,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济南在海外共计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3个海外侨社团侨胞慷慨相助,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500万元,用爱心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温暖着奋斗在抗疫前线的勇士们,以自己无言大爱诠释了满腔的爱国担当。

同胞有难,我来支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海外同胞的“游子心”。他们虽不能亲赴一线,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为“战疫”尽一份力。纽约烟台同乡会欲购买一批物资,送给家乡人民防御避难。恳请同乡会乡亲献出爱心,伸出援手。”近几日,这样一条信息在纽约烟台同乡会微信群里被不断转发,信息的后面附着长长的捐款名单。
2月1日,烟台籍华侨王俊霖、张津凯在自己创办的韩国最大的华人社区网站“奋斗在韩国网”,发起倡议。“倡议全韩华侨华人团结在一起,统一资源,集中大量采购,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帮助中国医疗救助上!”倡议一经发出立即得到在韩华侨华人以及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等团体的支持与响应,这让王俊霖得到极大的鼓舞。从倡议发出到第二天一早,王俊霖一夜都没有休息,他说,韩国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几乎全韩国就没有货了。有钱却无法买到物质,而寻找医疗物资成为他最头疼的事。他和同事四处奔走,并请求认识的韩国朋友帮助,通过各种途径去联系厂家,“那几天除了睡觉,就一直盯着手机,打电话跟各个渠道联系”。大量在韩华侨华人在他的感召下也自发参与,帮忙寻找“货源”、联系中国医院。旅韩侨胞姜秀信在第一时间协助组织韩国华侨协会联合总会共捐款1000万韩币用于购买物质。马不停蹄的奔波求援,到2月2日,仅仅两天的时间,王俊霖和同事便将募集到的63550元人民币,购置了第一批上万件一次性手套、医用口罩。并积极协调韩国韵达物流集团,免费运抵武汉、山东抗“疫”一线。物质发出后,一位参与筹备物质的华侨在网站贴文下留言写到:“你看,爱比病毒传递得更快,每一种爱都给予我们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念。”
守望相助,每当国之有难,海外华人都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尼日利亚的山东总商会会长杨继江在看到国内疫情报道后,连夜召集商会核心成员开会,临时成立支援祖国抗疫工作小组,他说,国家有难,我们远离家乡的异国游子,有义务为国出力,要动员一切关系,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把能筹集的物质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国内。短时间内,人民币130余万元的医用捐款物质通过尼日利亚大使馆运送国内。英国山东商会会长王春;莫斯科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赵卫星、新加坡新移民组织华源会会长王泉成等人积极筹措,通过有关部门协调,在短短3天时间里筹集了首批7580个口罩、2.59万双手套、144副护目镜、50套防护服送到临沂等地。
涓涓细流,汇成旅德山东乡亲抗疫的爱心长河。德国华侨华人在德国山东商会会长曲永刚倡议下,发起援助国内抗疫的动员令。由于德国此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已出现,从事餐饮行业的商会慕尼黑分会会长张昊,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但他仍毅然率先捐款,商会常务副会长王晓峰连夜整理捐款捐物明细,采购物质。德国布洛赫维茨房地产公司经理黄秋香在得知商会组织募捐的情况后,主动联系商会,采购了近500欧元的医用手套、消毒水等救援物资。她把货物寄给商会时写道:“今天我们全家出动,儿子帮忙把这些物品搬上车,德国丈夫开车去邮寄,虽然我丈夫本人目前身体情况也不好,原定2月19日还要做手术,但是他也要为我的家乡中国出一份力。”德国山东商会心系祖国、情牵家乡。2月12日,24箱36000只医用口罩及一批医用手套等捐赠物资,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帮助下,搭乘海南航空航班飞往中国。14日,经与山东红十字会接洽募捐物资到达山东。2月26日,由青岛市侨商总会海外捐赠的价值15万元包括400套专业防护服和44900副医用手套,从德国顺利运抵青岛,将由青岛市应急指挥部投放到抗击疫情一线。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批威海籍海外侨胞也开始走进与祖国共克时艰的行动中。威海市政协海外顾问、巴西冀鲁同乡总会常务副会长范海波在得知家乡疫情后,紧急订购10万个医用口罩,在物流不畅的情况下,想尽办法辗转运回家乡。在爱心汇聚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动的故事太多太多。德国山东同乡会副会长曹君红,顾不上照顾双胞胎幼子,耗时13个小时驱车一千多公里去采购医疗物资,并开启装车、运输、打托盘的全能模式,及时将物资发回山东。日本株式会社AS董事长于文航募集捐赠武汉医用口罩20万个和消毒液,发往武汉和威海;截至目前,威海籍海内外侨界人士及组织共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734.6925万元,捐赠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齐鲁海内外侨界群体和爱国华侨的大爱之举,从疫情开始到今天,从未停止......

海外山东籍留学生的铮铮爱国心
大爱在心何具风雨 寒冬过后笑迎花开。当国内抗击疫情的阻击战打响,远在海外的山东籍留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这场疫情阻击的战斗中。尽管他们还行进在求学的路上,没有工资,甚至还要靠家里供给完成学业。但当祖国有难,却义无反顾勇敢将责任担上双肩,捐款、筹集物质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所长和满腔热情,开始为筹集所需医疗物资四处奔波,以行动证明了海外学子们情系祖国的赤诚之心。
2月20日,在温哥华市中心地标建筑加拿大广场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公益广告,让身处那里的山东籍留学生倍感温暖。而自国内发生疫情,从东西欧到亚洲湾,全世界海外留学生便积极投入到支援祖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据加拿大齐鲁华人华商总会荣誉会长郑永和介绍:从总会发出倡议的当天,山东籍在加留学生便陆续参与物质筹集活动,一连几天的物质筹集,留学生们搬运物质,登记记录,清点分类,并利用自己对网络的熟练,向再加各大学留学生发帖鼓动,忙的不亦乐乎,一天下来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却听不到他们半句的怨言,华人华商总会援助国内的每一份捐款和物质都有他们的一份力量。他说,看到我们山东出来的这些海外学子,山东人淳朴、真诚、热情的特点,在这一代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骄傲。在韩国留学并工作的金世焕在看到山东华侨协会组织向国内筹集医疗物资的消息后,他第一个报名参战。请假驱车百公里到货源厂家谈价格、为第一时间将购买的物质安全运回,他来不及休息连夜把物资送到指定仓库。弘益大学留学生曾伟涛从2月1号开始,就没有一天闲下来过,一直不停联系各地留学生组织,寻求国内医院所需医疗物资。当韩国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在韩国发起募捐时。在韩留学最多的山东籍留学生便积极参与,他们与时间赛跑,即是采购员、包装工、也是快递员、报关员,有的连续几天几夜每天睡眠不足3个小时,仍坚持工作。因发起募捐的对象为在韩留学生,他们没有收入,捐款也以小额为主,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从发起这次捐款开始不到10个小时,便收到超过2.6万的捐款。他们的行为,也深深感动了在韩大学的教师,很多在韩从事教学的老师也自发加入到捐款的队伍。到活动结束,让学联感动的是,这群没有收入的韩国留学生和老师竟捐了53万元,2月1日下午,在韩留学生募捐第一批医疗物资清点完毕。第一批捐赠的各类口罩3万余个,以及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若干发往国内。而学联负责人明白。他们捐出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平时积攒的生活费和打工所得的报酬。这种无私的大爱行动充分体现了海外留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拳拳赤子之心。
2月5日,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美国北乔治亚大学访问学者王敏在亚特兰大市发起了一场题为“心系祖国、爱我中华”为中国武汉抗疫募捐活动。这源于王敏参与的一次在美华人的新年募捐启动仪式,仪式启动当天,她便报名加入亚特兰大的“支援武汉”救援小组,并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同当地华人、留学生一起为祖国捐款捐物、提供帮助。期间参与组织了多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志愿者募捐文艺活动,而作为聊城大学在海外该活动发起人,所募集的善款和物资将以“聊城大学”的名义捐往武汉特定急需医院。据统计,截至发稿前,亚特兰大基金会和亚特兰大支援小组共募捐、购置、运输了60余万元人民币的战“疫”物资,发往湖北省的11所医院。当我电话采访问到是什么促使你去做时,她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国家冲锋号吹响时,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为祖国奋战。这是我作为在外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山东大学美国南加留学生校友会在募集到40000美金后,立即在美国境内紧急购置了25000个医用口罩和5000个护目镜发往武汉、山东。曾就读于英国大学的陈辰春节前从英国回到山东招远过节,由于他的家乡是黄金之乡,矿业发达,当时N95口罩在招远还能买到。他连夜起草并第一时间在英国山东留学生校友群里发起募捐倡议。从大年30到正月15,陈辰不分黑白奔波于全城生产防护品厂家和各大药店,并用募集到的资金购买口罩和当地能买到的其他物资捐赠给湖北几家医院。一次,在一家药店看到一款护目镜,当时募集资金在购买完物质后还剩下2000元,而要买下这些护目用品还远远不够,陈辰在征得家人支持下毫不犹豫用自家的钱买回来。事后有人说他,你这是何苦呢,已经尽力了,没有必要捐个没完。他听后说,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之所以能走出国门深造,是党和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国家有难,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做点什么,尽管微不足道。”话说的朴实,却掷地有声。面对肆虐的病毒,海外山东籍留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感染着许多留学生家长。日照留学生亲属联谊会在会员许鹏等人组织下,与2月10日上午,将价值一万余元的防护用品送到市环卫集团山东佳美环境卫生公司的环卫工手中。在济南、青岛、烟台、济宁等城市,许多留学生亲属自购防护用品,送给孩子曾经的母校和所需医院。
每当国家有难,海外齐鲁儿女和留学生守望相助,他们以炎黄子孙的满腔热情和无疆大爱,发出爱国爱家的最强音,用行动守护身处疫情之中的家乡父老与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明白,无论走得多远,血液中的中华民族基因不会改变,情系桑梓、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不会淡化。疫情面前不能独善,那怕是一丝的善举也会把人间的温暖点燃。今天,抗疫阻击战仍在进行,而从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走出的海外齐鲁儿女支援抗疫的脚步也仍在继续.......

2020年3月7日急写于济南
作者:

晨曦、原名王洪曦、1981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原人民武警报社编辑、出版发表文学及影视作品一百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文艺报、青年文学、当代、收获、山东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诗刊、人民武警报、中国作家等报刊,作品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经济出版社、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等出版。先后获解放军文艺奖、诗刊、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橄榄绿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万里征程押钞兵》《中国娃娃亲大写真》获“齐鲁晚报”山东省十佳作品奖,《生命赞歌》获解放军报优秀作品奖,《黄河大写意》武警文艺奖,《打开治疗小儿麻痹迷宫》获中国记协全国健康科学征文三等奖。长诗《奶奶》获2018年《青年文学》奖。散文《无尘日照》获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日照)中国散文季优秀作品奖,并入选散文集《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