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佶屈聱牙的诗歌
文/巴山君子兰(院线童话动漫电影《珍珠公主》原创、编剧)
2013年左右,川东片区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在达州市莲花湖宾馆举行。因为我当时没有注意,突然听到一个文艺评论家说:“现在的诗歌,越不通顺的诗歌越是诗歌,越是好诗。……”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我不知道他是肯定还是否定这样的理论观点。
我手头有厚厚一本《乡愁时分》,是第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大奖赛的获奖诗歌选集,刚刚看到一等奖的诗歌就看不下去了,完全是疯子的语言,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可以“结为夫妻"。
如果一定要把病句称为上乘诗歌,那么街头的疯子应该被封为“诗仙”、“诗圣”、“诗领袖”、“诗舵手”……
我看到过有人说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严厉批评过“佶屈聱牙”这种坏文风!
看现在的一些“诗歌”就头痛,受罪,受折磨。如果这些诗歌能够像唐诗宋词一样流传千古,我愿意受任何惩罚。
前人写诗,把句子越改越通顺,意境越改越美;今人写诗,先写出通顺的句子,然后像花匠造型一样,尽量把句子扭曲、变形,尽量让句子狗屁不通,他就欣欣然,自我陶醉了。
很多人用“诗和远方”表达一种期待、一种寄托,心境非常美好。然而,看一眼当下的诗歌,瞬间就把这种美好粉碎、扫荡得干干净净。
当今中国,还有多少可以称得上诗歌的艺术让我欣赏,给我营养和力量!
现在的文坛,作者习惯歌功颂德,读者点评喜欢拍马屁。这种风气极坏,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一个喜欢填词的人,每首词的标题中间都嵌个问号,搞不懂什么格式!语句全都半通不通,却人人叫好个个称妙!
奇装异服,标新立异,名之曰:“创新!”名之曰:“辩识度极高,个人风格明显!”
人人只知阿谀逢迎,如此文风下去,怎么得了!
有一个诗社搞大赛,我看到特等奖那篇诗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格式,就是把一句话割裂成两截,一截在上段末尾,一截在下段开头。我在微信里与大赛的主办人私聊,我问他,这个特等奖的评选依据是什么?答曰:“有创意!”然后把我拉黑了。我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文学创作,不要忘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倡导的精神。文学,终究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读者服务的,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不要搞成卖弄作者的雕虫小技般的本事,不要搞成装点门面般的附庸风雅!
现在的文坛,良莠不齐,似乎应该来一次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似的革命了!
写作,请先把语句捋通顺,再说写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的问题!
请你尊重读者,不要让读者读得头疼,读半天却不知所云!
诗歌,应该是清新、明快、朗朗上口的。
诗歌要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而不是折磨和痛苦!
2018年7月10日22:22钟于达州

作者简介:巴山君子兰,本名吴学专,又名吴泉池,曾用笔名:吴金洲、金洲、勿相忘。四川达州人,吴泰伯第一百世孙,达川区作协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诗词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笔耕不辍,追求精致、完美,注重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趣味性相统一。先后在《中国剧本网》、《达川电视台》、《达州文艺报》、《阅读悦读.写乎》、《作家平台》、《作家荟》、《逐梦文苑》、《都市头条》、《华人头条》、《成都市场监督网》、《消费日报》等发表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童话故事作品。
原创的长篇童话故事诗《珍珠公主》,已经和著名作家田雁宁共同改写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拟拍同名童话动漫院线电影,已经领取了拍摄许可证,并改写成网络小说《公主前世是珍珠》,再次丰富了很多内容,在“云起书院”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