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拣金铸圣手
——贵州省金沙县名医母先均走访记
史怀宝

师徒传授是我国中医继承的主要方式,母先均中学毕业后,拜家乡老中医为师,出师后,继续拜国内名医高手学习,逐渐成为一方名医圣手。
母先均1979年出生于贵州省金沙县五龙街道官田坝社区。学中医年龄要早,十八岁那年,父亲托人送他拜当地著名中医叶茂文为师,叶茂文祖传三代中医,在百姓中口碑很好。叶茂文很看好这位朴实好学的农村孩子,母先均吃住在师父家,师父手把手教他,师父对患者很仁慈,对弟子要求却很严。师父的诊所门庭若市,每天大约有一百多个患者求诊。有一年,当地爆发流行性感冒,三天三夜,师父几乎没合眼,师父带着母先均出诊,那段时间,劳累了一天的他有时刚躺下,就被师父叫起来,说山后有一个病危病人,需要马上抢救。师父常教育他,医生光治得好不行,还要有同情心,比如收费,有钱的人家,可正常收费,家贫没钱的患者,可以少收或者不收。母先均跟着师父两年多,学到精湛的医术,更学到悬壶济世的大爱精神。后来,母先均在金沙县五龙街道幸福社区开诊所,继续拜师学习。他到广西田阳,慕名向莫元先生学习疑难杂症,学到莫师父的“针灸脉法”;沈阳的冷柏林刻苦钻研,利用中医传统理论结合西医动物解剖学,发明了“应力针法”,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母先均听说后,不远四千里,登门拜冷柏林为师。
母先均认为,好多中医古方,用对了,救人;用不对,害人,针灸、针刀、应力针法也是如此。母先均结合中药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钻研,使这些医术治标又治本。
2001年冬天,李兵的父亲因脑血栓在县中医院住院,老人病情日益恶化,医生让回家准备后事。李兵把父亲拉到家里,请母先均再为父亲看一看。李老汉处于昏迷状态,母先均把脉后认为老人还有救,他先为老人针灸,然后开中药,亲自为老人熬,老人张不开嘴,母先均用木勺轻轻撬开,慢慢喂服。凌晨三点,李兵的儿子敲诊所的门,说老人醒过来了。母先均披衣前往。其后,母先均配合中药继续为老人针灸。一个多月后,老人康复。
城关镇黎明村的万平原常年头疼,去过好多大医院,家里债台高筑,妻子常年在外打工挣钱还债。2015年夏天的一天上午,万平原在内弟搀扶下来到诊所,他眼泪鼻子横流,大嘴张着连连喊疼,母先均把他扶进屋,用针灸结合应力针法和中药治疗,扎患者头上的太冲穴,脚上的侠溪、经门穴,手上的合骨、液门、曲池等穴位。一分钟后,患者疼痛缓解,一个疗程七天,母先均分四个疗程治疗,中间吃中药,万平原的病情一天天减轻,二十多天后,他头疼、失眠、脑血管瘤病全好了。母先均没收钱,万平原病愈上班半年多,母先均才收了他二百元的中药费。万平原两个儿子,大儿子去年考大学,万平原让儿子一定考中医大学,并拜母先均为师。
母先均关注公益事业。社区残疾人李银华夫妻,老李小时候因病截肢,妻子胡中会小时候因病聋哑,家里条件不好,儿子三十多岁还没娶媳妇,母先均长期免费为胡中会针灸,渐渐地,她能听到亲人们的笑声。
作者简介:

史怀宝,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某国家杂志总编,《威海文艺》编委,威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文学、影视、科研等各类稿件五千多篇,代表作长篇专著《呼啸高原》《谷文昌传》《赤脚医生》《审计风暴》《忠诚》《梦中的村庄》等,多次获得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