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初六(2020年2月28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2月28日08: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78959例,治愈36157例,凝似2308例,死亡2791例。
二、2月27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部署降低病亡率和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要求细化重点人群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防控国际合作。
二、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将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对疫情的预测,我们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现在国外出现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这是人类的疾病,不是一个国家的疾病。
钟南山认为"所有急性传染病,首先要控制上游,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这是最关键的举措。
宅家蜗居,足不出户,早有朋友微信问候"美好的一天问候开始,相互问好心里暖,躲在家里保安全,牵挂搁在心里面,渡过难关再相见。"是啊,朋友问侯三春暖,虽不见面心里甜,有待一曰瘟疫去,大家团聚笑开颜。
逐个看完朋友的微信问候,沏上一杯安化黑茶,轻轻地呷上一口,一种清心的香,浸入喉咙,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享受,是水与茶冲撞的享受。在这种享受中,聆听一段轻音乐,哼上一曲采茶调,你能说宅家蜗居有烦忧?
中国自古就有"以茶治病"的历史。 安化黑茶,具有九大养生功效。据研究,它具有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顺肠胃、解油腻、降脂、软化人体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此茶属于后发酵茶,含有益生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成份。这些对黑茶的养生功效的宣传,是否有夸大其辞,但喝茶对人总有些好处。
过去喝茶之人,对泡茶之水很有讲究,有"品茶先品水"的说法。唐代陸羽《茶经.五之煮》"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人们熟悉的"杨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是大诗人白居易称颂蒙顶茶的诗句。就是讲的杨子江的水用来泡茶是上水,蒙山顶上茶是指四川的蒙顶山上生产的茶。自西汉未年起,蒙顶山即开始种茶。过去新繁县(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有一处罗汉泉,这泉水泡茶清澈甘甜,新繁的茶舖,茶楼,都要雇人去城外挑水,用于泡茶。所以泡茶之水是很讲究的。现在泡茶基本上用自来水泡,但自来水含有较多的氯气,有损茶味。讲究的也只有用桶装水,但都不是适宜泡茶的水,喝茶者只有将就。
再来说茶之器。饮茶之器,最好是宜兴紫砂茶具。江苏宜兴紫泥烧制的茶具质地细腻,可塑性強,渗透性好。此处矿物组成含铁的粘土一一石英一一云母系,形成颗粒细小均勻的团粒结构,内部的双重气孔使紫砂茶具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泡菜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
宜兴紫砂壶名家始于明代供春(称之供春壶),其后有四大家,即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均为制壶高手,作品罕见。清代名匠辈出,陈鸣远、杨彭年等形成不同风格和流派。近代名匠顾景舟、蒋蓉等名家。
还有陶茶具、瓷茶具(含景德镇产)、玉石茶具、石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金银茶具、锡茶具等等。
喝茶之人,有此等闲情雅趣,有的喝茶吟诗,有的喝茶作画,有的观赏茶具茶盞,有的猛喝一口,以解一时之渴,有的细呷一下,以品清心之需,有的独自一人品茗寡言而思,有的三朋四友相聚而欢。人间说壶中乾坤,杯里世界,看那沉浮在开水中茶叶,看那久藏在眼前的茶具,放飞的是无穷的世界。
宅家蜗居,昨晚一夜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风吹来仍有几许寒意。今日晨起,小区路面湿滑,树枝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我对着大树说"你早"!大树虽不懂人意,微风吹过,它摇一摇树叶,好像对人答道:"你好″!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宅家蜗居之人,大多犯着春困,加之宅家又无多少事可做,睡懒觉倒成了许多人的习惯。我就想起一句俗语:吃好喝好,睡成盘龙,这是早些年形容好吃懒做之人,今曰倒成了形容这些听从指挥,不添乱,宅家之人的调侃语。
今曰居家,心情还是好的,想一想我们的国家,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是何等豪情,中国人从来没在大疫大病、大灾大难面前低过头,弯过腰?中国人顶天立地,豪气干云,何有困难而言?为了明天的胜利,全国一盘棋总动员,定能战胜疫魔,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毛泽东主席的教诲,也是今天的我们的豪言壮语!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二月初六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