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初五(2020年2月27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2月27日07:5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78201例,治愈29954例,凝似2491例,死亡2718例。
二、新华社北京2月26曰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近期防控工作。
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同时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它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怱视。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抓紧。
三、新华社成都25曰电(记者张海磊)记者从四川省应急委员会获悉,自2月26日0时起,四川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四川要求各地要继续按照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疫情形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等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宅家蜗居都成为了一种习惯,四川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说明了我们四川的疫情防控出现了积极向好的态势。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还要积极努力地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更加细致、周密的工作。
宅家蜗居,在脑海中仍然浮现的是全国疫情防控的这三十多天里有关消息的报道,浮现了在这场战役(疫)中,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战士。
1、坚守岗位到最后。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康丽媛等七名护理工作者是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她们于1月27曰抵达武汉,被分配到lCU,康丽媛担任护理组组长,"刚开始来到这里心里紧张,既心疼病人,又害怕会被传染。但一到工作岗经,这些顾虑都没有了,就想着努力工作,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她们一致表示,要继续坚守岗位,愿意"最好一批离开武汉″。
2、自愿者在行动。2月23日,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的志愿者到本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为居民提供食品、药品代购代送等服务。到下午17时许,全市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1万人。这些事例太多太多,只要存入脑海里出慢慢回忆。
足不出户,朋友发来微信问候:"一曰清闲一曰仙,一杯清茶保平安。一声问候三春暖,开心快乐每一天。非常时期多保重,健康快乐度难关。″
我一早就泡上清茶(黑茶),细细的味着安化黑茶,这是封存已久的"肖鸿茶业″出品的,荣获国家贸易部进步奖的一品安化黑茶,"手筑荷香茯砖茶″。这茶,味浓馥郁,有一种清荷之香。既然朋友微信约我喝茶,我就介绍一下中国的饮茶和茶文化。我一生爱好喝茶,加之父亲解放前(三十四十年代)是专门窨制茶叶的师付,有一整套的茶制作工艺的技术,对茶及其茶文化也有较透彻的理解。我从小也耳濡目染其制作及茶道的的内涵。今曰将有关诗人吟诗品茶的诗句记录如下:
唐陸羽著《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 称谓: 对于饮茶之人,有各种称谓。1、茶人:精于茶道之人。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寄新蜀茶》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2采茶之人。陸羽《茶经》:茶人负以采茶。
2、茶仙。谓嗜茶超脱之人,指陸羽,宋代王禹《谷帘泉》诗:"迢递康王谷,尘埃陸羽仙。
3、茶神。指陸羽,《新唐书.陸羽传》:羽嗜茶,著经三篇,言之源、之法、之具尤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陸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还有茶役、茶颠、茶癖、茶博士、茶工、茶户、茶匠、茶客诸多称谓。你我皆是饮茶人,对号入座最相宜。
二、茶之语。1、茶力,宋代赵佶《大观茶论》:"用汤已固,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2、茶功。茶的功效。唐代白居易《赠东邻十三》"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唐代斐汶《茶述》: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攻致和。″3、茶话。以茶延客谈话。人多即为茶会或茶话会。宋代方岳《人局》诗:"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4、茶汤会。寺庙以茶汤助缘之斋会。宋代吴自牧《梦梁录.社会》:"更有城东城北善友道者,建茶汤会,遇诸山寺院建会设斋,又神圣诞日,助缘设茶汤供众。
喝茶之人,要有茶趣。饮茶的情趣和乐趣。明代张源《茶录.饮茶》:"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乞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明代罗廪《茶解》:"山堂夜坐,涉泉熟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未易与俗人言者。"(成都春熙路有一"饮涛″茶舘,取其俨听松涛之意。七八十年代我也常去品茗。一写就收不住大脑的思绪,限于篇幅,只有对茶客们说一声,明日继续摆茶龙门阵。
"茶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倘佯、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僮(明.冯可宾)。我认为,便是品茶饮茗的最高境界。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二月初五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