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妈家的年夜饭(微小说)
文/宝岛阿华
冬天的乡村,一场肺炎疫情让原本热闹的除夕,显得格外冷清,到了傍晚,偏僻的山村里再也见不到沸腾的场景,家家户户都闭关自守,沉浸在自家吃年夜饭的气氛中。
“奶奶,别人家都吃饭了,我们家怎么还不吃啊?”郝妈的孙子和外孙在院子里放完鞭炮后,一起跑进屋来。 年近古稀的郝妈还在厨房忙碌着,她的额角上增添了不少的皱纹,身体也有些发福,但看上去仍显得干净利落。郝妈儿子郝强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上班,儿媳妇李立是县中心医院护士长,只有大女儿郝红休节假在家陪她。
为了这顿年夜饭,郝妈大年三十很早就到厨房做准备,她叫郝红把自家散养的一只大母鸡抓来,烧了一壶开水,把刀在磨石上来回唰唰唰磨几下,就动手杀鸡了。 这只大母鸡是年初开始养的,如今已有四五斤重,以前一直舍不得杀,看到老母鸡还一直在做垂死的挣扎,郝妈说:“老娘也舍不得杀你,但今天是除夕,儿子媳妇都要回来吃团圆饭,只好牺牲你了。”她熟练的拔毛剖肚,几下就弄干净了。
厨房里正飘着一阵阵香气,郝妈端出一大盘正冒着热气的“雪花丸子”,这是家乡过年的特色菜,也是郝妈的拿手好菜,她给孙辈每人一个,叫他们别闹,等你们爸妈回来就吃饭。 “怎么他们还不回来呀?”小家伙又问道。 “是呀,你爸妈都说了要早点下班回来,全家好好团圆吃年夜饭的,也不知怎么回事?”郝妈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叫郝红打电话问问看。
郝妈的山村距离县城10多公里,车程不到半小时。按正常下班时间,儿子郝强八点以前是可以赶回来吃团圆饭的。 “打电话没接呢,说不定下了班又有人请客?不记得回来吃饭了。”厨房里,锅铲叮当响,郝红系着围裙边炒菜边说。 “也可能加班去了吧?你弟弟工作很不错的,年底还被评为局里的先进呢。”还是郝妈了解儿子,一边说,一边将碗筷摆在了桌上。
“外婆,电视上说武汉疫情很厉害,大家都不敢出去啊!那我舅舅、舅妈是不是也不能回来过年了?”正在看电视的外孙女说。 “这是回自己家里啊,过年总要回来吃饭吧?有事也得打个电话告诉一声?要是爸爸他老人家还在的话……”看到郝妈的眼圈有些红,郝红不再说了,在桌上多加了一副碗筷。
“李立今天当白班,平常四五点钟就下班了,知道今天全家团圆,也应该赶回来的!”
前几天李立还打电话告诉郝妈说,要赶回来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的,可现在……夜色越来越浓了,郝妈只好让大家围桌坐下,小家伙们已经伸出了筷子,郝妈还在焦虑不安的一会儿看窗外,一会儿看墙上的时间。
“滴答,滴答”时间指向了八点,春晚节目主持人向大家拜年了。“妈,别等了,你看菜都快凉了。”郝红也一直盯着手机,等待弟妹的回复,郝妈没有坐下来,大家都不好动筷子。然而,小家伙们终究等不及,先动筷子了。 按老规矩,年夜饭开餐前要先拜祖先,郝妈点燃了几根香,一边碎碎念,一边磕头拜:“求祖先保佑我儿子媳妇平安回来团圆。” 
“铃……!”是郝妈的手机响起来了,她一把抓起老年手机,不等对方说话,就急急先开口:“儿子,你快点回来啊,全家都在等你们了!” 是郝强的声音:“妈,对不起您,今晚不能回家吃团圆饭了,现在武汉肺炎疫情严重,我们局里启动一级战时勤务,取消全员休假。”“儿啊,你们总得要吃饭吧?回来吃完饭再去吧!”郝妈几乎是恳求儿子了。 “妈,我也很想回来陪您吃年夜饭,本来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新任务,要马上去高速公路对车辆进行疫情检查!我是大队长,要顾全大局,只有大家都安全,我们家里才安全啊!请妈妈理解。” 郝强的声音有些哽咽。 “儿子,妈懂,你千万要注意安全啊!”不知是激动还是担忧,郝妈从口袋掏出一块手绢擦拭着眼角。 “爸,你戴口罩没有?早点回来,我们等你!”懂事的小孙子也在一边叫喊着。 
这时,郝红的手机也响了,“姐,祝全家春节快乐!我的儿子要麻烦你和妈照顾一段时间!千万别让他出去玩。”是李立的声音,她说医院很忙,今晚要加班很晚,就不回来了。 “妈,李立是共产党员,还带头报名加入了医疗队,明天就要赴武汉支援!要我别告诉您,怕您担心。她说本县已发现好几例病人,要我们有事出门一定戴口罩。”郝红觉得应该让母亲知道,所以实话实说。 “啊!李立这么大的事也不和家人商量一下?万一传染了怎么办?郝红,你快点告诉她,一定要注意安全!”
“妈,李立是医务人员,知道保护自己的,来,我们吃饭了哦!”郝妈呆呆地望着满桌丰盛的年夜饭,一点胃口都没有。
乡村之夜,那么静谧,只有郝妈那无尽的思念,像村口弯弯的小路,一直向前延伸。
写于2020年1月30日
作者简介:原名王建华,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文学作品,曾任央企报社编辑记者,几十年来坚持写作,在各级报刊和网络发表小说散文和诗词100余万字,著有《华韵春秋》文学作品选集,高级政工师退休,常居湖南娄底市娄星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