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渠板上用毛笔写的数字。丶

还有建造时直接刻写在渠板上留下的日期。

哟呵,难得发现一句"五月人倍忙”,珍贵!
下午闲游,忽然发现刚刚浇过地流过了水的小板渠上面,怎么有用毛笔写的数字。自己思量了一番,不对呀,这小水渠快五十年了,说少也至少有四十年不止,怎么还有字迹呢?但自己仔细看了看,完全可以肯定,绝对是七十年代中期修建的小水渠无疑,字也是那个年代写的。
自己还在另外的地方转了转,发现在小渠板上面仍然还有用毛笔写的数字。记得初中上化学课时,碳元素比较稳定,所以这些字迹上的墨不会被氧化褪色或剥落。自己又看了看,绝大多数都是30以内的数字。这至少能够说明,这是当初在建造小水渠水泥板的时候,用这个数字标记是哪一天建造的。
对于别的村子,自己没有时间去了解调查,但就自己所在的凤安村来讲,当年整个凤安村修建为农业灌溉的水泥小水渠板估计绝对要数以万计。尽管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一些地方的小水渠早已经毁掉了,还有些已经被土石等埋没而废弃。但还有相当多数的地方依然在使用着,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可以这么讲,正是当年修建的纵横交错的条条小水渠,加上修水库,修建宝鸡峡以及各个支渠,才使许多田地能够得到灌溉。用一句俗话讲,这真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我们享受着当年先辈们修建的这些水利设施时,应该想到他们曾经为了家乡所做的付出。而且,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小水渠里面流淌着的水多数还是在当年修建的水利设施中使用着。
而此刻,多少乡亲和祖辈已经长眠于地下,作为后一辈,也应该为自己的后世子孙造福谋利——让更多后代人得以享受他们祖辈付出后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为个别人谋福利,这才是无愧于人这个基本的要义。否则,就很可能是一个罪人,无论从一个社会发展的道德法律层面还是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固于此,若要长流幸福水,一定得要具有像祖辈那样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情怀,要有甘愿付出的精神,也要有为后人谋长利谋远福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社会,才能更造福于后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