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应该“高”在哪里
文/刘秀红(河南)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是空前高涨,许多人都把写字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书法的专业化,好的书法又应该好在哪里,应该高在什么地方?
我觉得应该有三点

一:思想高
书法是一门很难直接表现出作者自身感情的艺术形式。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其中,赋予作品的生命力,才能表达出自身的感情,艺术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是作品能够感染他人的前提条件。
所以书法一定要有内涵,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在里面,多练习,多吸收,最终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整天只会写一些古人的经典,而无法写出自己的东西,那么即使这个人再优秀再努力,那他也只能成为一个匠人,成不了艺术家。
纵观历代经典作品,无不展现出年代的气息和氛围,每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必然会融入时代的气息。因此,作为一个写书法的人,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技法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能够成为书法家的,无一不是书写思想和感情的高手。如颜真卿,黄庭坚等等,他们能够脱颖而出,自成一派,成为一代书法名家,与他们书法中的内含和表现出的个人风格,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二:眼光高
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艺术,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因此,对每一个书法爱好者而言,首要的目标就是把书法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这就需要培养自己高远的眼光。
书法是一种需要长久学习的过程,需要不断进步,只有拥有了高远的眼光,才会有不断的追求与动力。当然并不是只有当了职业的书法家,才能说明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只要能保持对书法的一种追求,执着和坚持,勤于练习,依旧可以在书法的造诣上得到自我的突破。
高远的眼光是不断前行,一生追求的原动力。如清代的刘墉,他一生都对书法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书法善学善变,到了晚年,他的书法得益于对北朝魏碑的学习,增加了“拙”“厚”的趣味。给人一种气象雍容、气韵生动、味厚神藏、神采超逸的审美感受,开拓了一种有余不尽的审美想象空间,他的用笔、结构、用墨和气势等方面都与前人和同时代的人拉开了较大的距离,最终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三:技法高
扎实的基本功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基础和保证,书写技法的基础培养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足够的书写技法和基本功,那么,即使你拥有再好的审美感觉和活跃的思路,也无法通过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虽然书法的创作越来越讲究形式感,也融入了许多的绘画元素,但是无论融入多少元素,书写的技术都是最吸引眼球的,其他的一切元素都只是为了衬托书写技术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因此这是学习书法关键的一环!

作者简介:刘秀红,字:韫玉,河南安阳人。韫玉书画苑主,出版有《刘秀红诗词书画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