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初三(2020年2月25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2月25日07:5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77271例,治愈25012例,凝似3434例,死亡2596例。
二、保护关心。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就进一岁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提出十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二是做好工伤认定和待遇保障;三是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四是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五是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六是确保轮换休整到位;七是及时做到心理调适疏导;八是切实落实有困难家庭的照顾帮扶;九是创造更加安全的执业环境;十是开展烈士褒扬和先进表彰。 三、流感与新冠。钟南山最新发声,随着初春季节的到来,流行性感冒也进入了高发期。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把流感与新冠肺炎两类病人区分开来是当务之急。为何将流感和新冠肺炎区分开来如此重要?钟南山表示,当前防控关键是将两种疾病患者分开:现在美国的流感大流行,而且病例远远高于新冠肺炎病例。把两者鉴别开来是当务之急。由于新冠肺炎是新发传染病,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而流感则属于丙类传染病,两者规定的管理地位有所不同。而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区分两类疾病的困难仍停留在检测确诊环节。区分两种疾病最好的标准,仍是进行病原学检测或免疫学检测,即通常说的核酸检测,但二者检测的序列有所不同,新冠肺炎主要进行新冠病毒的序列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流感病毒序列完成。
四、坚持胜利。武汉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信中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患者救治正全力推进,病毒传播途径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在这紧要关头,稍有疏忽大意、麻痹松懈,就会让所有防控努力前功尽弃,付诸东流。唯有咬牙坚持,严防死守,才能尽早迎来拐点,取得胜利。
宅家蜗居,一大早有人发来微信问侯:"早上好!疫情隔断你我他,不见君面常怀君。共同抗疫遥相盼,心中祝福深缘人。待到疫去花满树,再聚繁城续友情。″微信虽短,却如春风扑面,宅家三十多天,时常有人问候,使宅家蜗居的人心灵得到安慰;时常有人牵挂,将隔离独处的人心情得到放飞。待到疫情解除之日,便是欢乐叙旧之时。
过完了"龙抬头"的昨天,又迎来充满早霞的早晨。今天,旭曰从东方升起,一扫前几曰天空的阴沉,必竟是"龙抬头"了。
宅家蜗居,犹如鲁迅先生所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宅在各自家中,过着诗人般的生活,用悠闲的的时光,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好不惬意。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剃头的(理发店)生意最好,民颜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男人们二月二剃头,是一年中最为吉利的一件必做之事。由于疫情,今年的二月二,理发店生意也恃别的"秋"(不好)。
我来说说二月初三。二月初三相传是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曰,过去这一天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在二月初二,儿童行开笔礼,表明正式学习了。旧时,读书人要行四个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社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这天,就是开始入蒙童私塾,读书写文章。
过去,我的老家新繁县(现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有一座文昌宫,宫殿雄伟高大,琉璃黄瓦。听老一辈的讲,新繁的文昌祠建于南宋,后毁于战火,清乾隆年间重建,更名为文昌宫。
文昌帝君是中国旧时文人最为崇拜的主掌神,很长时间达到无与复加的地位。基至于超越了读书人老祖宗孔夫子的地位。民间百姓称之为"文曲星"、文昌星″,他是掌管国家文运之神。
新繁的文昌帝君塑得慈祥端庄,笑脸常开,对前往乞求的人都是笑纳之态。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人们要求取功名利禄,常年都要到文昌宫敬奉香火供品。特别是每年的二月初三,是文昌神的生曰,祭祀更为隆重。
特别有趣的是,文昌帝君塑像旁塑了两个侍童,左边的叫"天聋",右边的叫"地哑″。既然文昌帝君是天上的文曲星,他要保佑谁,绝对不可天机泄露,如果身边的人知道了,岂不是泄了天机,如果身边的人随便乱说,岂不坏了好事。只有身边人知者不能言(地哑),言者不能听(天聋),这就是人们造神颇费苦心的綠由。
虽然新繁的文昌宫不复存在,也是一大庙宇文化的损失。现在四川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只有梓潼的文昌大庙,是人们祭拜文曲星的最灵验的庙宇,每到中高考前,都有学子,家人蜂湧而至去朝拜,以求保佑。文昌宫内有"文昌帝君阴骘文″写就了人间诸多善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是社会流行的劝善书。
宅家蜗居,随想随写,也是一大乐事,岂不乐哉。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二月初三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