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到春风再舞时 约你陌上看花开》
作者常红梅

庚子年初,注定着我们要以这种疏离的方式,向健康、平安,甚至幸福靠近。

下班后,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竟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这本不是一座城市该有的面孔。一眼望下去,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已经关门,街道上稀稀拉拉偶尔掠过我们眼帘的几辆车也是行色匆匆,路边药店的门还开着,却没有几个人光顾,偶尔碰见几个人,大家都戴着口罩,远远地躲着,即就是熟人,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相互说几句注意防护,保重之类的话就匆匆分开了。其实,每个人都在逃离。我们的对手——那个侵蚀着我们的健康,甚至要夺取我们生命的病毒,最可怕的是,它躲在暗处,有可能附着在我们身边某个人的身上,然后肆意传染,这是多么可怕!面对这场战役,从一开始,我们就很被动,有些慌恐。

连日来,朋友圈已经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一疾病刷屏,甚至每一个被确诊或疑似的病例,每一次增加的数据,都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恐慌,大家都在谈论着这个不速之客。信息化年代,我们处在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网络世界,世界似乎很小,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的村庄,谁家发生了什么事都躲不过全村人的目光,而这又是一个庞大的“村庄”,哪怕离我们千里万里,天之涯、海之角发生的事情,因为网络,瞬息间就会传到每个人的身边,当这一场人类共同的灾难来临时,大家都曾恐慌过,但又自觉地相互“拥抱”在一起,相互鼓励,不断分享防护措施,众志成城一起抗击,一起期待着疫情过去的那一天,让这个春天,本该盛放的鲜花,以及那些个和鲜花一样灿烂的心情在阳光下同时绽放。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自由。长期宅家的日子也许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般美好。它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就好比被关进铁栅栏的老虎,笼子里的小鸟。更主要的是,网上那些沉重的讯息,让人不安。幸好,还有一些依然诗意的灵魂,愿意在阅读中寻找心安地。总有一些人,在危难中而能依然保持一份宁静,把宅家的日子也能过出诗情画意。

而宅家的苦与福并非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你的岁月静好里,总需要一些人的负重前行来成全。你所认为无聊的宅家生活,却是许多人回不去的地方。我们致敬最美逆行者,也致敬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奉献者。远的不说,离我最近的宝鸡金台医院,两百多名医生护士全部主动报名请缨支援一线,我们小区门卫处也是坚持24小时值守......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非常时期,他们逆流而上,也是为了万家灯火的团圆。

走笔至此,突然想起几天前接通朋友的电话,我刚想说保重做好防护之类的问候话语,对方却说让我打住,先听听他那边的鸟鸣。他老家后面有一座山,疫情期间,他哪里都不去,呆在老家陪老娘,每天都要爬到身后的那座山上听听鸟叫,他说山上静悄悄,静得只剩下鸟鸣。还有空气很清新,口罩都不用戴,高兴处,他还可以吼几声秦腔。听罢,羡慕至极,向往那一份安静,小鸟蓝天和白云。和都市里的人心惶惶相比,的确是人间圣地。

每一次灾难,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敬畏自然真的不只是一个口号。生活原本就是一本教科书,还是让我们一起低头屈膝,做它虔诚的学子吧!相信灾难过后,春暖又花开,明天的太阳会更好。

亲爱的,待到春风再舞时 , 约你陌上看花开。可否?
(原载2020-02-18 西安发布)
作者简介:

常红梅,女,70后作者,本科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金台区作协副主席。《金台观》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散文集《陌上花开》《一个女干部的扶贫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