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战“疫”
闫成颂
“妈:别出去买菜啦,家里还有呢”。未曾想到会让微不可见的病毒把数亿人困在家里。也突然之间意识到,我与曾经左右叮嘱我多穿衣服多吃饭的父母在慢慢转换角色。
禁足在家的日子,能做的只是反复叮嘱家人亲戚朋友不要出门。再有就是给媳妇打气,作为医生的她,从腊月二十八至今,未曾休息过,一天一个电话,内容亦是不要出门和晚饭不回家吃了。还在哺乳期的孩子每天哭喊着“要妈妈、要妈妈”,我知道疫情在前,这是她的责任,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武汉前线人民网这样写道:“听到患者的呼救后,这群90后的医护工作者第一时间冲上了疫情防治工作的一线,一去就是40多天。密不透风的隔离衣,每天一穿就是500余分钟,酒精和消毒水侵蚀的双手满是血口,平日里光鲜亮丽的脸蛋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被勒出深深的印痕……可他们毫无怨言、不求回报。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读大学之前,我说我报了电气专业,同学们都在说:“你报电气以后干啥呢,装灯泡吗?”
谁料到,虽不说一语成谶,但毕业之后,在历经几次找工作的奔波,真的顺利进了电力行业,当上一名送电工。初入职场,感觉自己就像傻白一样抡起了手中的万用表,到了工地之后,就一直住在那里。不知何种原因,当看到同行们在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第一时间送电成功之时,才感觉到像是自己也置身其中一样,倍感骄傲!
2013年8月,我到了新建变电站工地,开始了全新的工作生活,从我第一次见到GIS的真容开始,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但人——旧的走了,又有新的来......
工地的宿舍,工地的床,伴随了我从刚参加工作到我结婚,到我妻子来济南工作,接近七年的时光。
七年多以来,在几度岁月轮转中,我结识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人们,除了带我的师父,关怀我的上级,还有很多待我以友善的长辈,待我以质朴的工地干活的大爷大妈。
想一想岁月轮转,季节轮回,不由得好不感慨。
从大明湖湖畔,到疆北山头,哪里都不是我的家乡,可哪一处不是养育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热土呢,吾心安处即故乡,何不在匆匆流年当中记住你们的模样呢?
人生何处不相逢,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干年后,无愧于当初的自己。
因为有我们这一代,战“疫”必胜!
作者:闫成颂 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员工,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