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正月二十六(2020年2月19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2月19日08:25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74279例,死亡2006例,治愈14387例,凝视5248例。
二、远程会诊。2月17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他的团队,在广州连线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广东医疗队,就新冠肺炎危重病例进行远程会诊。
钟南山表示,现在遇到最大问题是,武汉做了很多努力,但还是没有完全制止人传人,看起来还得有所增加,只有武汉的问题解决了,正常人和病人分开,我们就有希望。现在有沒有达到峰值,我们还在看,到了峰值不等于到了拐点,也可能随着劳工(节后)的大流动,会不会再来一个峰,我个人的估计大概不会。因为现在流动过程中也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检测措施,隔离措施,不太容易出现一个大高峰(互相传染)、聚集性感染。
三、党旗召唤。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在湖南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产党员,庄严宣誓:"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有我!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
四、白衣战士。"到武汉去,到湖北去!″疫情发生以来,正是这些白衣战士,一次次让人泪目。与病魔博斗,白衣战士就是坚强的战士,一位来自广东的年仅22岁的护士,瞒着父母来到武汉,当记者提出可以在镜头前给父毋报个平安时,她含泪拒绝了,"我不能哭,护目镜湿了就沒办法工作了″。在另一段视频中,广西一名护士长抱着一位援鄂医生哭着说:"我把这些姑娘交给你,如果不把姑娘们安全带回来,我饶不了你。″
宅家蜗居,一晃就到了今年的第二个季节"雨水节″。
天仍然是灰蒙蒙的,虽无下雨的的征兆,但仍感"雨水"将要到来。老人们讲,春雨贵如油,雨水节这天要下点雨才好。难怪居住在成都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抒发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雨水节之情。
雨水时节的成都一派春意盎然,踏青的、出游的, 备耕的,采草药的,把成都平原春天的美景呈现给很会享受的成都人。
一大早起来,为瘫痪久卧在床的90多岁的老岳母熬上鸡汤(应该说是心灵的鸡汤),叫儿子开车送到她住院的医院。因疫情隔离,我与夫人不能前往探视,也是一大憾事。
卑人认为,从某种意义讲,"雨水节″才是中国的传统意义的"敬老节″。
在成都地区的川西平原, 有一传统习俗。雨水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炖罐罐肉,汤里有母鸡肉,猪肘子、猪棒骨,还要加入一些中草药,诸如桑寄生、黄芪、党参、川芎、伸筋草、舒筋草等药。炖好后,由女儿、女婿用红纸(红布)封好罐口,一同前往女儿娘家,以尽其孝道。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女婿出门在外,有遮风挡雨,寓意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对于久婚不孕的女儿,母亲这天缝制一条红裤子,要女儿穿到贴身处,据说穿上红裤子,可使其女尽快怀孕生子。
今天我宅在家中,学习和了解"雨水节"的有关知识。
"雨水"这天的到来,从气象意义上看,春天正式开始。古人告诫要"春捂",早春时节,还是要添衣保暖。
《逸周书.时训解》"雨水物候,初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从字面解释,天气渐暖,鱼儿上游,水獭捕鱼于江河,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在"润物细无声″春雨滋润下,草木开始抽出嫩芽。
从养生的角度看,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故雨水节前后要注意养护肝脾二脏。春季首先要调畅肝气,要保持肝气的疏发,达到疏肝理气的目得。在春季之初,要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保持五味不偏,内以养护脾气(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旺而克脾土,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
宅家蜗居,也是一次养生机会,在家中走进厨房,做一些养肝健脾的菜肴,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之类,以顾护脾胃阳气,肝气顺畅。
今曰选用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一词,以照应今曰之雨水,以祝防控疫情的早曰胜利。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如今之防控疫情仍处于严竣时期,当我们战胜魔疫时,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会迎来"她在丛中笑"的那一天。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正月二十五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