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游太行古村王家辿
郝文方
2016-09-25
东方欲晓,晨五时三十分许,依约定,和赵君会合,远骑游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王家辿。一路疾驰,过水冶镇、善应镇,奔到南平。
因7.19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南平到马家乡交口的山路全部冲垮,尚未修复。我们只好走沟底,坎坷不平,赵君的车胎被扎破,我车上工具齐全,自己动手,修车前行。
过交口村,上坡路,骑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阳禅寺塔休息游览。兴阳禅寺塔,又名丈八佛塔,因底层立有一丈八高的玉石大佛而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基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密檐式七层砖塔,第一层朝南辟门,第二层到第四层各面开窗,相轮多盘塔刹,上置宝瓶。因年代久远,塔上青草茂盛。古塔巍峨耸立,历经千年风雨,无言地见证着人间的世事沧桑。
离开兴阳禅寺,继续骑行到马鞍山森林公园。受7.19特大暴雨冲击,公园设施多有损坏,正闭园维修。路旁一树引人注目,树冠巨大,枝繁叶茂,干粗需两人合抱。近看,树是五角枫,倾斜而长几欲倒地。而树旁一柏树亭亭玉立,和五角枫相伴而生有相扶之意。两树惺惺相惜,经年累月,风雨见证着他们的深情厚谊。
一路山景相随,到洹河大峡谷。峡谷又名赵家河自然风景区,位于安阳市西南部的安阳县马家乡赵家河村一带,地处安阳县、林州市、鹤壁市二市一县交界处,是洹河从林州市进入安阳县境内的大峡谷,被称为安阳县的世外桃源。赵家河村在峡谷左岸依山势而建,石砌房屋,年轻人迁出不回,房屋大多废弃,有的院内有人居住,都是不愿离去的老人,固守着这份乡愁。有一家正在建房,可能认识到此处旅游的前景,在搞农家乐。7.19特大暴雨使几家的房屋倒塌,估计无人问津了。
河谷两侧皆山岭峰峦。南侧由西至东有旗峰山、双峰山、令旗峰、情人峰、二佛峰、企鹅岭等,出地百余米,多数壁立如削,险陡欲倾,气势雄悍。北侧由东至西为骆驼峰、太公岭、二仙山、五女峰、猴洞山、狮子岭等,出地百米上下,或险或缓,刚柔相依,细观山峦百余,大小峰岩不计其数,山貌峰姿仪态万端,岩石画卷风情无限。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景色迷人,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自然景观。
下到洹河边,欣赏着洹河峡谷的自然风光,过石桥,到古村落王家辿的上山古栈道在哪里?我在山脚找了好久,赵君怀疑山洪把栈道冲垮,已不能上山。我不甘心,打电话询问随墨,他提示我在草丛中,我用木棍拨开一片高过膝盖的荒草,几块台阶式的乱石令我大喜过望,就是这条路。长久无人走栈道,灌木树丛里蛛网密集,搞得差点儿成了蜘蛛的食物。栈道上只有我和赵君,周围是茂密山林,感到我们像野人在穿行。终于看到一个标志牌,到二十四盘了,曲曲折折地在荒草淹没的山道上向上走,终于看到了山道上的羊粪,看到了挂满枝头的柿子,看到了山民种的蔬菜,看到了成片的香椿树,看到了一头可爱的毛驴。到了,到王家辿了!
从二十四盘上来,到村口,是退休教师王娄生的家,他退休后住在市区,村里搞旅游开发,他应邀回到家乡,兼营农家乐。在他家午餐时,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村中的景点和一些故事,他说我们刚才上山的二十四拐(盘),在古时,那是王家辿和安阳、林县(现林州)的唯一通道,娶亲,新娘是用花轿从这条山道上抬上来的,四人抬轿,我一脸惊愕,人上来都很困难,花轿咋上来呀?他介绍到蓝色毛主席像,说当时是文革初期,他和另一个王老师绘的毛主席像,因是兰色的,差点儿被打成三反分子;他说,村中现有42口人,都是老人,年轻人都迁出居住了。午餐后,游览村庄,村不大,但有世外之感。
鹤壁市鹤山区王家辿村,是一个位于太行深处洹水河畔的古老村落。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财政部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它始建于明朝初期,青石筑屋、风格古静、布局俨然、民风淳朴,几个世纪来近乎与世隔绝。村民们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扁担挑水,柴火做饭,驴车拉货,碓臼舂米大都自给自足,因此被誉为一座天然开敞的“太行山山村风俗博物馆”。
王娄生老师说,王家辿始建于明朝初期,至今有600余年历史。“村里的石屋大都是明朝、清朝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其中,王来锁旧宅,建于1646年,距今已有367年。它与建于1662年的王合生家院、建于1680年的王用来家院、建于1700年的王德昌家院和建于1690年的庙院等5处老宅,在鹤山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均被列为新发现。
王家辿物产丰饶,房前屋后,山坡岭头,放眼望去,便是漫山遍野的香椿树,尤以红油香椿色泽红艳、味道香浓为一绝。在村口,一块刻有“香椿园区”的石碑引人注目。王楼生说,此处香椿多为自然生长,因该村地处洹河南岸,三面环山,日照充足,气候适宜,水土特殊,故此地长出来的香椿红嫩脆,色泽油亮。尤其是每年三四月份,漫山遍野的香椿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引得周边省市的人们蜂拥至此,高价购买村民采摘的香椿叶。
“这个村儿真美,房子全是石头垒的,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拍出好照片。还有,柴火烧饭特别香。”到王家辿采风的一位摄影师和他的朋友张先生正在一座石屋大院内烧火做饭,锅里的柴鸡飘着几星金黄色的油,香味四溢,惹人口水。张先生说,他们几个很早就听说这个古村落很有特色,百闻不如一见,美景素材自不必说,地道的传统乡村生活让他感触颇深。 村里的玉皇庙,样式古朴,至今依然香火旺盛。对面的戏台亦有几百年历史,原先虽然规制不大,但极为精致。每年庙会,周边几十个村庄的人都过来看戏。到了80年代,拆小建大,建好的大戏台唱了3场戏就塌了。
王家辿的古宅为青石建筑,坚固结实。兼之地形所限,房屋规制较小,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王家辿,屋已塌,人已走,村里几乎不见一个年轻人。多数房屋都闲置多年,院内杂草丛生。
郑州大学建筑系主任郑东军认为,王家辿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是这个村落“最宝贵的招牌”。“如果把整个村落的村民都迁出去搞开发旅游,那样的传统村落只是个壳,没有灵魂。
王家辿这样原汁原味原居民的村子,它真实的自然风貌、民风村俗、生活器物等传统遗留,才是村落保护的真正核心所在。”村里有座 倒座楼颇具特色:倒座楼是山区特有的民间建筑,由于山区石多地少,村民借助山势建房,利用山地的地形和落差两家或三家共用一块平地,共用一个地基建起两层或三层石楼,其院门相反,一层是一家,二层是另外一家,三层又是一家,反映了村民的聪明和睿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山里人相助、亲近的淳朴民风。
在这个山村,还能领略门当户对:门当,其实也就是门楣,一般有门楣的都是两个,据说两个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四个对应的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村里有座门庭,四个门楣是两圆 两方,圆代表文官,方代表武官,门口的户对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两个基座,后来补了上去。
在王家辿村游览时发现,该村没有非常壮观的房子,房子上没有五脊六兽,也没有砖雕、木雕,但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古村风貌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东军看来,王家辿村“没有艺术价值很高的房子和物件,但他们的房子都很淳朴,很实用,乡土气息浓厚,而且风貌保存非常完整,在河南省实属罕见”。
还有学者认为,就如同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一样,王家辿村就是反映古代太行山区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山村版“清明上河图”。
游览结束,准备从二十四盘返回,经过王娄生老师家院下,热情的王老师引导我们从太阳湾大峡谷返回,能看到更多美景。顺山道而下,对面山上有了秋染层林的韵味,山道上,一老者挑一担羊粪到山谷的地里,我问他多大年纪了,老人回答八十多了,我惊叹他身体这么硬朗,他笑笑说俺村还有比我年纪大的,每天干活。下到峡谷,乱石磊磊,7.19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已将山道冲得踪迹难觅,在乱石间小心跳跃,像个猿人,已无心欣赏风景。从一层峡谷到下一层峡谷,山崖逼束,有相合之感。在峡谷中,抬头看天,天为一线,崖接干霄。时雨潇潇而下,我不免紧张,别下大呀。正在踌躇不前,举目看天,山道在哪里,如何上去。忽闻一女子的喊山声,我急忙回喊。她在哪儿?我在你身后,向这儿看!我忙回身,一美女站在山腰万木丛中。她问我是否一个人,山谷是否好走,我回她别下来不好走。不一会儿,又有三女一男上来,她们结伴沿山腰上行,美女向我喊道:我们都是勇于探险的人。他们的出现,使我勇气倍增,前方不远处肯定有路。但上到美女站立的地方,又不见路在何方。继续在峡谷底乱石间像猴子般跳跃前行,终于看到荒草中的山道,看到了上山时看到的标牌。天哪,这峡谷应叫“无人谷”。
沿古栈道下山,神清气爽,下到洹河峡谷,在山脚下,用山泉洗洗脸,凉爽,沁人心脾。一牧童牵驴从身边过,问他话,一声不吭,山里的孩子害羞哦!
由于交口到南平的山路垮塌,我们商量绕道马家集到301省道返回。到马家集,雨倏然而下,有细雨涤尘,乐趣盎然。奋力疾驰,于夜八时三十分时许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