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正月十三,上灯日。过去有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的说法。正月十三这天,有上灯、吃汤圆、滾龙灯、祭祀关公(传说农历正月十三关圣帝君得道飞升)等习俗活动。这一天,都在为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活动作准备。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这种传染病从武汉发生,全国开始漫延。为了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争,暂停了庆祝春节的各项活动,全国人民达成共识,一定过上了节俭清闲的春节。
据中国卫健委的疫情通报:2月5月0时至24时,全国确诊病例28018例,累计死563例,治愈1153例,凝似病例24702例。
2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宅家读书、看报了解疫情情况,是我在家的生活主要內容。通过学习,我有些认识和体会:
1、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坚如磐石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领导全国人民,战斗在这次防控阻止疫情的第一线。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靠前指挥。从党中央高度重视,周密部门,科学施策,到各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砥砺前行,再到各行名业团结奋斗,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制度优势。从中国的大局而言,在大灾大难面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彰显,在瞬间,就能调动千军万马,聚集庞大的财政资金,动用大量的贮备物资,运用科技手段去征服困难。这真是"憾山易,撼三军难!″
3、人民团结。疫情发生后,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从中央到地方,从医护人员、专家团队到每一个普通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都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英勇奋斗。
4、不添乱。宅家蜗居就是不添乱。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时期,防控阻击形势严峻。钟南山院士曾含泪提醒国人:"在前线工作着的医务人员,用生命在为我们打仗,而你们,仅仅是无聊,就往外跑!一个两个三个都抱侥幸心理,有可能前功尽弃,这个难关能不能快速渡过,不是靠医务人员,而是靠我们自己,每个人都不出门,就能拖死耗死这场瘟疫!″因而我们要坚持出门戴口罩,坚持不聚集,在家隔离。目前,冠状病毒进入爆发期,各人都要耐心呆在家中,不添乱。同时,坚持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只有我们每个人做到了,打赢这场战争就更有把握。
宅家蜗居,各人根据自身情况,家庭情况,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在生活上要多吃些增强抵抗力的食物,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在家中看电视、练书法、读书看报;跳跳绳、弯弯腰、多动步;要避免烦躁情绪,要听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安排,安心在家不添乱。
今日在家,看一些中国古代的中国人用什么方法防治瘟疫,还是略有所收获。
在中国,无论各朝名代官方和民间,针对瘟疫,都要进行艰苦拼斗,获得至胜法宝。他们也知道,只有战胜病魔,才能生存下来。
综合起来,我们的先辈,在对抗瘟神中,都有以下作法:
1、预防接种。中国早在公元980一一1567年间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对当时的天花传染性疾病,采用一种用活病毒的人工免疫法,就是用轻型天花来预防重症天花。现在很多传染病的免疫疫苗,仍然使用人的减毒活病毒作为疫苗。
2、医者仁心。历史上医家就有"不为将相,偏为良医"的美德。他们在抗瘟疫中,总是在治疗瘟疫中不怕生死,运用中草药去预防和治疗。据说神农氏有一日尝百药时,就发生过中毒。他们在预防、治疗中,还将过程写入医案,著书立说,以传后人。
3、隔离阻止。在长期的与瘟疫的争斗中,知道了瘟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采用隔离的办法,切断瘟疫的传染性,只有切断传染源,才能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
4、注意清洁卫生。在与瘟疫的斗争中先辈们知道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是阻止疾病的重要内容。
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暂不叙述。
当前控防任务十分艰巨,疫情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定能胜,我们坚信,我国会战胜一切困难,定能打赢定场战争。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正月十三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