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五早上,嫂子在我们大家庭群里发出龙虎网的一则消息《关于紧急扩散寻找相关人员的通知》,我看了一下,当时没太往心里去,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晚上七点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也不知哪根神经搭上了,突然想起这事,想一看究竟。
通知是这样写的:“有二名患者在南京市、区有乘坐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的外出活动史,现紧急寻找相关乘客和可疑接触者。1月19日20:46于徐庄软件园打滴滴出租(车牌号明确)至新庄地铁站,转地铁3号线至柳洲东路站,于21:23出站后乘滴滴快车(车牌号明确)返回家中。”
我一看傻了眼,19号晚上那个时段,我乘坐了3号地铁,于是问老公:“你还记得我19号晚上几点到家的吗?”他说:“怎么啦?不清楚了。”我把我担心的事告诉了他。
换了平时,我是不会太多虑的,关键是初三晚上开始喉咙痛、腰酸,虽然没有发烧,但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吃了抗生素,又吃了感冒药,我想双管齐下总不会有错吧。可两天下来,症状没见减轻,但也没有太加重。
老公要我回忆一下19号晚上的活动轨迹,我想了一下:1.19.晚七点半,我们在南京广电大厦演播大厅,参加“奋进2020”诗歌朗诵电视晚会的录制,我们是第九个节目,32位老师合诵我的作品《从一把泥土中读中国》,估计我们八点半录完,结束后换换衣服,走到地铁站约九点五分左右。唉,这个时间与那个人的时间也太接近了,不知道他是不是跟我在同一节车厢。我彻底晕了。

那几天,由于要应付好几场活动,我没有注意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报道,直到22号活动全部结束,我在家里忙卫生、忙年夜饭的时候,才从广播里听到有关的消息,特别是23号武汉封城,才彻底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新型冠状病毒,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让原本喧闹的城市,一下子安静下来,使原本火红的年,一下子失去了温度。疫情升级,事态严峻,截至1月28日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湖北已有100个人感染去世,全国除了西藏以外,每个省都出现了被感染的病人。
在这种非常时期,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再加上龙虎网发的通知,我心里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临睡前,我又吃了颗药。躺在床上,看着手机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敢深深地呼吸,人间不敢深深地呼吸”。我知道,所有身患这种病的患者都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现在还没有研制出杀死这种病毒的特效药,所以这是让人们最担心的,也是最可怕的地方。那些死亡证明上写着直接死亡原因,就是“呼吸衰竭”,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
躺下后发现,一个鼻子不通,只能用另一个鼻子呼吸,他笑着对我说:“不是吃药了吗?怎么还更加严重啦”,我回答道:“没有,还那样”。
关灯后,我没有睡着,我在想:逃离武汉的那些人,现在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现在怎么样了?不是说也出现了不发烧也被确诊为病毒感染的病人了吗?我会不会也被感染上了?天很冷,我感觉很无助,很绝望。
头脑中一会想自己,一会又想武汉被封闭起来的人,再想到被感染了的人,五味杂陈,翻江倒海,感觉自己的气有些不够用,喘不上来,于是把头倒向左侧,不行,再倒向右侧,还是不行,呼吸越来越困难,我好害怕呀,想着会被隔离,会医治无效,我越来越害怕,我不会就这么结束了一生吧?我爬起来,一看自己还能动,于是尝试着垫高枕头,似乎好了点,我一阵高兴,有救了,估计刚才呼吸困难是由于太紧张所致的吧,压力太大。我看了一下表,已经快五点了,我对自己说:调整心态,将身体放松,睡会儿吧。
迷迷糊糊中,发现老公的手耷在我的额头上,他看我没有发热,便轻轻穿上衣服,离开了卧室……

作者简介:杨静波,笔名洋漾。江苏南京人,中华文艺学会高级会员,中华声动诵读协会成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南京诗词学会会员,金陵好时光朗诵艺术团团长。多篇作品被名家朗诵,部分作品被制作成视频,一些作品被《精选散文典藏》《当代诗百家》等收藏。2016年成功举办“洋漾诗歌作品朗诵会”,2019年出版诗集“流淌着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