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今日是庚子正月初六,这一天除了送穷还是马的生日,相传女娲造物,在正月初六造出了马。年俗以走亲访友,拜神祈福,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人们会以各种方式来迎接新年的新生活。而这天最有特色的习俗莫过于"送穷",送走穷鬼,就开始新的生活了。唐诗人姚合写《晦日送穷三首》,其中有:"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由于突发的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使全国都在集中精力阻止疫情,我们只好宅家不添乱。一大早,打开今日头条,了解最新情况。最新汇总:截至1月29日24点,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7711例,死亡170例,疑似12167例,治愈110例。(以国家卫健委的数字为准),确认人数超过非典!
钟南山1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谈及武汉抗疫,双眼满含泪水。他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致敬!武汉;致敬!武汉人民!
宅家无事,我在网上查阅了解了武汉市的一些基本情况: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会,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内陸地区最繁华的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有常住人口1033.80万人。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有高等院校98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人,居世界第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我为武汉这座伟大、光荣的城市而骄傲,我为光荣的武汉人民而自豪。
可叹啊!临近春节的武汉,身躯却被毒魔而侵犯,人的生命被冠状病毒夺走,一场传染病的偷袭,使大武汉的人民身心焦虑,生产和生活,身体和生命受到了无限打击。
泰山压顶不弯腰。具有优良传统的武汉人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这一场无硝烟的战斗之中。这里的党委、政府攻艰克难,领导指挥这场战争。广大的业务人员,恪尽职守,救治病员,科学家开展传染源的调查,查找病毒源头,研制疫苗及治病药品。全城动员,人人参战,决心打好冠状病毒的阻击战。 我粗略地流览武汉的消息 ,寻找可爱的武汉人。现摘录介绍给大家。
1.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抗争肺炎的最前线,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地奔走。在这三十多天里,他往往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知道,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但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
而在十几公里外,他那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另一家医院隔离。
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而后,他朝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国家有难,我要出份力″他说完就走。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是一名老党员。他的家庭并不宽裕,老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四处捡些废品补贴家用。一万元,对一个拾废品的老人来说,得多少个曰夜,多少次风雨,才能一点点集攒下来。国家有难,他却沒有一丝犹豫。
3.86岁的董宗祈 教授,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武汉封城的笫一天,他依旧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来到门访部坐诊。他说:"看了一辈子的病,在这危急关头,我怎能放弃医生职业,袖手旁观。扶危渡厄,医者担当。"
4.武汉两座"小汤山"医院即将开工。一位河南的大哥,他带着七八十个工人,七八十台挖机,赶到现场。他沒有谈报酬,也无所谓条件,一切只为能早曰攻克病毒,让疫情早一日过去。
5.她叫李慧,95后,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普通护士,疫情发生后,她毅然要求调到一线的呼吸科去工作。他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知她的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她在请战书上写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还有好多好多的无名英雄,还有好多好多的武汉人,在大灾面前,这些手足同袍,有责任,有担当,是国人学习的榜样。当我看到使人泪目的一个个武汉人,我肃然起敬,武汉人真英雄,真伟大!
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国开展阻击战,攻坚战。军队来了,医务人员来了,建设大军来了,一切为疫区服务的队伍来了。
众志成诚,坚如磐石的武汉人,在疫情面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抗击阻击冠状毒素中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为这次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湧现了许多可可泣的先进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明确给出了四个关键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四个关键词只要认真落实,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为大武汉而歌、而泣;我为光荣的武汉人而赞、而颂!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正月初六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