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新
庚子正月初四。按照中国春节的传统习惯,是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这一天,也是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由于冠毒肆疟,人们响应政府号召,不聚众聚会,不走亲访友,不到人多的地方去。
宅在家中的我,找出封存已久的中医四大名著《伤寒杂病论》。 认真地重读起来。
华夏大地,幅源辽阔哪一年沒有天灾人祸,疫情肆疟。
三国时期曹植(192年一232年)曾经在《说疫气》一书中记录了当年中国发生的瘟疫。他描写这种疫情惨状是:"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声。
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约公元150一约公元219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就是在当时疫情暴发之后,写下了万古巨著《伤寒杂病论》。
仲景医圣在《伤寒杂病论》序中用点睛之笔,写下序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此次伤寒疫情,使几百人的张氏宗族因为疫情肆疟,不到十年的时间去世了一多半。
耳闻目睹的张仲景,"博览群书,潜乐道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一边治病救人,一边著书立说。他将治疗伤寒疾病的经验载之于竹简,汇之于民间,他以精湛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成就了几十万言的《伤寒杂病论》巨著,开后世辨证论治之先河。他的治病药方,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
记得几十年前读《伤寒杂病论》,不得其精髓,而背之原文。没有真正了解疾病的全过程。现在面对武汉冠状病毒的肆疟,再来读这部书,才知当年的医圣写作此书的良苦用心。
其实这是记录疾病初始发生、发展,疾病的转归,疾病的预后,针对疾病的多个阶段,均开出不同的方剂治疗。也都取得不多疗效。
后人医家都以《伤寒杂病论》为医病疗疾的经典。
清朝末年广东省鼠疫流行,以仲景先师的"升麻鳖甲汤″(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一两、甘草二两、鳖甲炙一两、雄黄半两),治疗鼠疫流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上世纪50年代,河北省石家庄市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选用张仲景伤寒论"白虎汤"(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梗米六合)治疗这次流行性乙型脑炎,成功挽救了无数的病人。
据北京名医蒲辅周医案记载,乙型脑炎再次暴发,用"白虎汤″却疗效一般,甚至无效。蒲辅周认为这次瘟疫与前次不同,这一次不单单是阳明热症,还夹杂有湿气,湿浊与热邪混杂,但以白虎汤治疗无效,于是以白虎汤加苍术一味,化阳明湿浊,取得了成功。
当前,寇状病毒肆疟中国,感染人数递增(今天国家卫健委通报27日0时至24时通报全国报导4515名,死亡106例现有重症病例976名,凝似病例6973人)。
据国家卫健委今日公布的第四版诊疗方案,公布了防治冠状病毒的中成药为: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以及中药治疗方剂。这些都说明了中医、中药在防治冠状毒素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医的诊疗设备先进,治病方便快捷,对这些急性传染病有強大的治疗力效。加之辅以隔离、消毒手段,对遏制冠状毒素引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日重读《伤寒杂病论》,使我坚信中医在预防、治疗瘟疫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我也相信,只要中西医结合,定能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正月初四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