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着旧了的梅,温馨嫣然》
作者:洋漾
去年腊梅花开的时候,你从山里折了一枝,小心翼翼地塞进车厢带回家,等到了家里,找出一个瓷质的大花瓶,将它插入其中。
顿时,房间充满了浓郁的馨香,紧接着,整面墙也鲜活起来,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待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到了“嘀”的一声,很轻很轻,起先没在意,后来陆陆续续又听到几声,仿佛是哀怨,是叹息……早晨起来的时候,发现花瓶旁躺着几朵干枯的梅骨朵,于是,我明白,那个“嘀”声是它在与我告别,那几朵梅已悄然离开。
之后的几个夜晚,同样听到这个声音,在寂静的冬夜,清脆揪心。
但花瓶里的腊梅仍活鲜鲜的,依然很旺盛,有一种透明的质感,鹅黄的光泽,神韵幽香。它们点缀在光秃的枝头,三三两两,自由地舒展着,远离了喧嚣,飘逸着优雅,绽放出一种脱俗的美。
这个世界,每天都会有千奇百怪的事情发生,你听过花落的声音吗?估计你只看过风吹花落的场景,你一定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聆听过花落的声音。

张爱玲说: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看着没有跌落的梅,一天天消瘦,一点点憔悴,我的心也跟着一点点憔悴,一天天消瘦。我知道,虽然它此刻是安静地依偎在梅枝上,但它却在不露痕迹地与寒冬抗争,它不愿在萧瑟中老去。
我突然意识到:梅已旧,时光也已旧。那些曾经丰盈过的岁月,那些曾经温柔过的情感,那些被我们走旧了的时光,不正跟眼前的梅一样吗?虽然枯萎褪色,暗香飘渺,但仍美丽温馨,浪漫嫣然,这就足够了,足够让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去品读!

时间,就在这朝朝夕夕间老去。一路走来,有些人成了风景,有些人成为记忆,我们无需刻意,也无需疏离,来过就好。就让缘分,漫过梅香,雕成姿态,站成永恒。
一晃,又是一年,我的梅已然还在花瓶里呆着,它从透明的鹅黄收缩成了枯黄,它在不断褪色,虽旧了,可我仍舍不得丢弃,依旧插在花瓶里,干花不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吗?旧了也好,旧了依然好看,旧了仍然多情。
守着旧了的梅,犹如守着旧池里的岁月。往后,你还会陪我听花落的声响?陪我看一生的花开吗?

外一篇:《闲话今年的小年》
作者:洋漾
今天是小年,离除夕越来越近,真的没几日了。
春节未至,家家开始着手准备:祭灶神,吃灶糖,剪窗花,洗浴除尘,这是每年年末的约定俗成。
我自小长在城里,除了掸尘,洗衣物之外,就是擦玻璃,擦灯罩,擦灶台,贴对联了。
可今年,对我来说,这些都与我无关,因为前两天发生了一点小意外:我的手不小心被水仙花毒伤了,到今天都需要包扎着,天天换药。所以说,今年的小年我是清闲的,我什么也不用做。
昨天,听见老爸老妈在争论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老爸对老妈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官三民四,我们家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老妈听了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小年代表着旧岁的结束,也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虽然小年的时间有差别,但风俗总是相似的。
我没见过祭灶的形式,但清扫是年年都要做的。常言说,清扫是为了去晦气。平时我们上班忙忙碌碌的,打扫不到的卫生,都会集中在这一天解决,故有“大扫除”之说。
突然想起昨天有位老师在擦玻璃时摔了下来,头碰到了茶几上,流了很多血,到医院缝了几针,估计今年她的过年,心情一定会不爽,她的头会被绷带缠住,不好串门了。
童年的时候,总是盼望着过新年,买件新衣裳,剪个新发型,等着三十晚上长辈发压岁钱。
长大后,有点怕过年。每年的年前格外忙碌:购物、讨债、打扫卫生,还要准备年夜饭……真的有些无奈。
但中国人面对时间的宿命感,总是有坚定的情怀。在擦过的窗子后,窗帘被撤下来清洗,阳光格外明亮,把岁月的影子拉长。
不过,今年的天气不做美,昨天一天都在下雨,今天还是阴沉沉的。
我的心情跟这天气一样,不仅仅是因为手破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儿子不在身边(他在美国留学),以往这会,他会跟我一起,擦窗户,擦玻璃,可今年,一切都静止了,年味也没了……
很多事,尤其是亲情,总是在流失的时候才会发现异常珍贵。我切身感受到,过年就得团圆,只有团圆,才算得上过年。
团圆是最珍贵的年味!

作者简介:杨静波,笔名洋漾。江苏南京人,中华文艺学会高级会员,中华声动诵读协会成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南京诗词学会会员,金陵好时光朗诵艺术团团长。多篇作品被名家朗诵,部分作品被制作成视频,一些作品被《精选散文典藏》《当代诗百家》等收藏。2016年成功举办“洋漾诗歌作品朗诵会”,2019年出版诗集“流淌着的生命”。